第2章

要么羞愧难当,要么恼羞成怒。

无论哪种,都正中她们下怀。

我咽下嘴里的肴肉。

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

然后抬起头,看向柳氏。

我没生气,甚至还对她笑了笑。

“二婶说的是。”

我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京城里时兴的款式,我确实不大懂。”

柳氏以为我服软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得意。

“知道就好,往后多跟你妹妹学学。”

我点点头,话锋一转。

“不过,我这袖口上的东西,倒也不是随便绣的。”

我伸出右手,将袖口平展在桌面上。

那支银线兰草,在灯火下泛着柔和的光。

“二婶和妹妹只看到了正面,不如……再看看反面?”

柳氏和顾蓉都愣住了。

绣活儿还分什么正反面?

反面不就是一堆乱糟糟的线头和针脚吗?

周围的人也都好奇地探过头来。

我将袖子翻过来。

当反面的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时。

我听到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就连一直捻着佛珠的祖母,都停下了动作,朝这边看了一眼。

袖口的反面,没有一个线头。

针脚平滑如镜,光洁得像一整块缎子。

更让人惊奇的是。

反面绣着的,根本不是兰草。

而是一首诗。

“幽兰在空谷,馥馥吐奇芳。”

十个娟秀的银线小字,笔锋清晰,排列整齐。

字迹,竟与正面那支兰草的轮廓,没有丝毫重叠。

正面是画,反面是字。

画是画,字是字。

两面各自成章,互不干扰。

满室寂静。

针落可闻。

顾蓉脸上的得意,寸寸碎裂。

二婶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她们根本看不懂。

但她们能感觉到,这东西,不简单。

这已经超出了她们对“刺绣”的认知范围。

我收回手,声音依旧温和。

“我这点不成器的手艺,确实上不得台面。”

“让二婶和妹妹见笑了。”

我的话很谦虚。

但听在柳氏和顾蓉耳朵里。

每一个字,都像一个巴掌。

火辣辣地抽在她们脸上。

2

柳氏的脸,青一阵白一阵。

她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来挽回颜面。

可看着我那截袖口,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不懂,但她不傻。

能做出这种绣品的,绝不是她口中“陈旧”“老掉牙”的针法能解释的。

再拿顾蓉那五十两银子的“如意云纹”来比,简直是自取其辱。

还是坐在我旁边的三婶,先开了口。

她是个老好人,向来不参与这些争斗。

“念念,你这……你这绣法,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她语气里满是惊叹和好奇。

我正好借着这个台阶下。

“三婶谬赞了。”

我将袖口又展示了一下。

“这针法,确实有些年头了。”

“是我前些日子,在一本前朝的杂记里看到的。”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柳氏和顾蓉。

“书上说,这叫‘双面三异绣’。”

“双面三异绣?”

几位女眷都跟着念了一遍,满脸的茫然。

这个词,她们听都没听过。

我开始解释,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每个人都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