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午后,苏墨带着他上山采药。山路崎岖,沈砚之走得气喘吁吁,苏墨却步履轻盈,时不时弯腰采摘草药,还不忘给他讲解:“这是柴胡,能疏肝解郁;那是麦冬,可滋阴润肺。草木皆有灵性,你待它用心,它便会护你安康。”

走到山腰的一处平台,苏墨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山谷:“你看那里。”

沈砚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谷间开满了黄色的野花,风吹过,花浪翻滚,几只蝴蝶在花间起舞。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他的脸上,暖融融的。他忽然想起京城的繁华,想起贡院里的压抑,只觉得此刻的宁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山里的日子,是不是比城里自在?”苏墨问道。

沈砚之用力点头:“是。从前总想着功名利禄,如今才明白,能守着一方山水,读几卷好书,便是人间乐事。”

苏墨笑了:“你能想通,便好。不过,也不必急着否定从前的自己。每一段路,都不会白走。”

傍晚时分,两人下山。山月已悄悄爬上枝头,清辉洒满山路。沈砚之走在苏墨身后,看着他的身影被月光拉长,忽然觉得,这山月,这草木,这一路的风景,都成了他的朋友。

第三章 故人来信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砚之渐渐习惯了山中的生活。每日抄书、采药、听苏墨讲学,偶尔也会帮着小姑娘阿芷打理庭院。他的心境越来越平和,笔下的字也多了几分灵气。

这天,阿芷拿着一封书信跑进来:“沈相公!你的信!”

沈砚之接过信,见信封上的字迹熟悉,是同乡好友林风写来的。他拆开信,一行行看下去,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林风在信中说,他今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了官职,如今在京城任职。他还说,听闻沈砚之落榜后便没了消息,家中老父十分牵挂,让他务必回信,若是愿意,可来京城找他,他能帮着谋个差事。

沈砚之捏着信纸,心里五味杂陈。京城,那曾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功名利禄,也曾是他日夜追寻的目标。可如今,想到山里的月光,想到苏墨的教诲,想到抄书时的宁静,他竟有些犹豫了。

晚饭时,沈砚之把信的内容告诉了苏墨。苏墨放下筷子,看着他:“你心里,是想去的吧?”

沈砚之低下头,声音有些犹豫:“我……我想回去看看父亲,也想……看看京城如今的样子。可我又舍不得这里。”

苏墨笑了笑:“舍不得,是因为这里有你想要的宁静。可若不去看看,你心里的结,永远也解不开。去吧,去看看京城的繁华,去见见故人,或许你会有新的感悟。”

“可我……”沈砚之还想说什么,却被苏墨打断:“放心去吧,这里永远是你的退路。山月常在,我和阿芷,都在这里等你回来。”

沈砚之望着苏墨温和的眼神,眼眶忽然有些湿润。他起身拱手,深深一揖:“多谢先生。晚辈此去,定不负先生教诲。”

第二日清晨,沈砚之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阿芷拉着他的衣角,舍不得地说:“沈相公,你一定要回来呀!我还等着听你讲京城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