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之摇了摇头:“就算被淘汰,我也不能违背自己的本心。兄台,多谢你的好意,这差事,我不能要。我想,我该回去了。”
林风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心意已决,只好无奈地点点头:“罢了,既然你意已决,我也不劝你了。你要回去,我也不拦着。只是,你若想通了,随时可以来找我。”
沈砚之拱手道谢:“多谢兄台。”
第五章 归心似箭
离开林风的府邸,沈砚之没有丝毫留恋,转身朝着城外走去。他抬头望了望京城的天空,灰蒙蒙的,没有山里的清澈。他忽然觉得,京城的繁华,就像一场虚幻的梦,梦醒了,还是山里的日子最真实。
一路上,沈砚之归心似箭。他恨不得立刻回到那个爬满薜荔的宅院,回到苏墨和阿芷身边,回到那个有山月陪伴的地方。
这日傍晚,沈砚之终于回到了青石巷。远远地,他就看到了那座熟悉的宅院,檐角的薜荔又长了不少,朱漆大门上的铜环,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他快步走过去,叩了叩铜环。门很快开了,阿芷探出头,看到他,眼睛一下子亮了:“沈相公!你回来啦!”
阿芷蹦蹦跳跳地往里跑,大声喊道:“先生!沈相公回来啦!”
苏墨从正屋里走出来,看到沈砚之,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回来了?一路辛苦。”
沈砚之走上前,深深一揖:“先生,晚辈回来了。”
庭院里的竹更绿了,兰草开得更盛了。苏墨请他入座,还是那杯熟悉的热茶,茶汤清澈,香气扑鼻。沈砚之喝了一口,只觉得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
“京城之行,可有收获?”苏墨问道。
沈砚之点点头,眼神坚定:“有。晚辈明白了,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守住本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山里的日子,才是我想要的。”
苏墨笑了:“能想通就好。回来就好。”
阿芷端来一盘刚做好的点心,笑着说:“沈相公,这是我和先生一起做的,你尝尝!”
沈砚之拿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甜而不腻,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他看着苏墨温和的眼神,看着阿芷灿烂的笑容,看着庭院里的山水草木,只觉得心中充满了温暖。
月光悄悄爬上枝头,清辉洒满庭院。沈砚之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山月,手中握着笔,在纸上写下:“山月入庭户,清风满书卷。此心归何处?林泉伴我眠。”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再也不会迷茫了。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山月为邻,草木为伴,这便是他想要的一生。
第六章 竹下论道
自沈砚之归来后,苏家的庭院里更添了几分热闹。每日清晨,他会和苏墨一起在竹下练“观山式”,剑光与竹影交错,晨露沾湿了衣袂,却也浸润了心脾。午后,两人便坐在窗边,一壶清茶,几卷古书,从《论语》到《庄子》,从诗词歌赋到山水画卷,无话不谈。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织成斑驳的光影。苏墨翻着一本旧书,忽然问道:“砚之,你说,何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