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还有,”沈砚的目光穿透玻璃,落在远处周氏集团那栋灯火通明的大厦上,眼神锐利如鹰隼,“查清楚周氏最近在跟进的几个大项目,特别是和政府、大型医院挂钩的。重点查他们的核心产品,‘康瑞’系列骨科植入物的所有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质检,再到销售渠道和临床反馈。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是!”陈默的声音透着凝重,“我立刻去办。”

沈砚挂了电话,将手机随手丢在窗台上。他双手插进西裤口袋,身姿依旧挺拔,像一柄出鞘的利剑,只是剑锋上淬满了寒冰。

窗玻璃上,映出他模糊的倒影,还有身后书桌上那片狼藉的、象征着彻底终结的月光。

他微微眯起眼,眼底深处,那沉寂的寒潭终于开始翻涌,酝酿着足以摧毁一切的惊涛骇浪。

游戏,开始了。

第四章:

接下来的日子,沈砚的生活像被按下了静音键,又像被上紧了发条。

他依旧住在那个空旷冰冷的别墅里,只是主卧彻底落了锁。他搬进了书房隔壁的客房。林晚回来过几次,哭过,闹过,甚至跪在书房门外哀求过,声音嘶哑绝望。沈砚从未开门,也从未回应。他要么不在家,要么就在书房里,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电脑屏幕,一坐就是深夜。

别墅里的佣人噤若寒蝉,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沈砚的公司,砚华集团总部顶层,总裁办公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 CBD 景观,阳光炽烈,却驱不散室内的冷肃。沈砚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陈默送来的、厚达半尺的关于周氏和周崇的资料。他看得极快,修长的手指偶尔在纸页上划过,留下冰冷的触感。

陈默垂手站在一旁,汇报着最新的进展:“沈总,周氏的核心产品‘康瑞’系列,市场占有率确实很高,尤其在华东和华南的三甲医院。但我们的线人传回消息,他们最近在竞标省医新大楼的骨科耗材大单,金额预估超过两个亿。周崇对这个单子志在必得,活动得很频繁。”

沈砚头也没抬,翻过一页文件,上面是周氏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几个关键数据被红笔圈了出来。“利润增长点很漂亮,但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下降,销售费用却激增。”他声音平淡地指出,“钱都花在‘活动’上了?”

“是。”陈默点头,“我们查到,周崇为了打通省医的关系,最近两个月,光是‘招待’副院长李国栋,就在‘金鼎’会所消费了不下七次,每次都叫了……不少人作陪。”他顿了顿,补充道,“其中有一次,林晚女士也在场。”

沈砚翻页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仿佛没听见那个名字。“继续。”

“另外,关于‘康瑞’的质检环节,”陈默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凝重,“我们通过特殊渠道,接触到了周氏在邻省代工厂的一个前质检主管。他因为不满加班费被克扣,去年底离职了。他透露,周氏为了压缩成本,提高出货速度,在‘康瑞’系列部分批次的产品上,存在……降低检测标准,甚至伪造检测报告的情况。特别是用于脊柱固定的几款钛合金螺钉和连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