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陈啊,心情我理解,但规定就是规定。”刘主任打起了官腔,“你要是觉得不公平,可以去工会反映嘛。”

谁都知道,现在的工会就是个摆设。

我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知道,跟他讲道理是没用的。

我失魂落魄地走出办公楼,迎面撞上了一个人。

是霍锋。

他看着我通红的眼睛,什么都没问,只是说:“跟我来。”

他把我带到保卫科的办公室,关上门,给我倒了杯热水。

“为了你妈下岗的事?”他问。

我点了点头,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哭没用。”他说,“刘金宝吃软不吃硬,但这个人,有个致命的弱点。”

我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他好大喜功,爱面子。”霍锋看着我,眼神锐利,“红星钢厂几十年的历史,出过不少劳模和先进个人。这些人的档案,都在你那里。”

我心里一动,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去找那些档案,尤其是那些现在还有些影响力的老领导、老劳模的。把他们的光辉事迹整理出来,写成一份报告。”霍锋继续说,“报告的重点,不是诉苦,是忆苦思甜,是强调红星厂的光荣传统和人文关怀。然后,把这份报告,‘不经意’地让厂里那些退休的老干部们看到。”

我看着霍锋,心里充满了震惊。

我从没想过,这个看起来只懂得用拳头解决问题的男人,心思竟然如此缜密。

“舆论,有时候比拳头更有用。”他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说,“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谁都不想背上一个‘忘恩负义、抛弃功臣’的骂名。”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谢谢你,霍科长。”

“去吧。”他挥了挥手,“记住,要快。”

我立刻回到档案室,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疯狂地翻找那些旧档案。

我花了两天两夜,几乎没合眼,终于整理出了一份厚厚的报告。报告里,我详细记述了包括我妈在内的十几位老员工,曾经为工厂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把报告复印了几十份,悄悄地塞进了厂里那些退休老干部的家门口。

做完这一切,我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第三天,厂里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

一张大红纸上,用毛笔写着一封联名信。

信的作者,是十几位已经退休,但在厂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工人。

信的内容,情真意切,他们没有指责谁,只是回忆了当年和刘秀娥这些老同事一起奋斗的岁月,肯定了她们的贡献,最后呼吁厂领导,在改革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为工厂奉献了一辈子的功臣,给她们一个妥善的安排。

一石激起千层浪。

厂里舆论瞬间转向,所有人都开始讨论这件事。刘主任的办公室电话,几乎被打爆了。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刘主任不得不做出让步。

一个星期后,新的下岗名单公布,我妈的名字,被划掉了。

我拿着新的名单,冲到保卫科。

霍锋正站在窗边抽烟,烟雾缭绕,看不清他的表情。

我站在他身后,千言万语,最后只说出三个字。

“谢谢你。”

他转过身,掐灭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