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金水河畔的芦苇丛中,石砚和苏槿蜷缩着身子,等待黎明到来。夜露浸透了他们单薄的衣衫,寒意刺骨,但比起慎刑司的牢房,这已是天堂。

"你的脚...还好吗?"石砚低声问道,目光落在苏槿那双伤痕累累的脚上。

苏槿勉强笑了笑:"疼,但死不了。"她抬头望向远处紫禁城的轮廓,"允禵一定气疯了,他没想到我们会从排水道逃出来。"

石砚点点头,脑中回放着那张秘道图的每一个细节:"天亮前,我们必须找到石三爷。允禵说设了陷阱抓他..."

"我知道一个地方,"苏槿轻声道,"影社在城西有处秘密据点,叫'听雨轩'。如果石三爷还活着,很可能会去那里。"

天色微明时,两人沿着金水河悄悄向城西移动。苏槿的脚伤使她行走艰难,石砚不得不半扶半抱着她前行。街上的巡逻兵比平日多了数倍,显然允禵已经下令全城搜捕。

"看,"苏槿突然指着远处一座不起眼的小院,"那就是听雨轩。"

小院掩映在几株老槐树下,门楣上挂着一块斑驳的木匾,上面刻着"听雨"二字,笔法苍劲有力。最引人注目的是匾角一个小小的鸮鸟标记,与影社信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石砚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埋伏后,才扶着苏槿上前叩门。三长两短,这是影社的暗号。

门开了一条缝,一只警惕的眼睛打量着他们。片刻的沉默后,门完全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是石三爷!他比三个月前消瘦了许多,眼中布满血丝,但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仍在。

"老天!"石三爷一把将两人拉进院内,迅速关上门,"我还以为你们..."

"我们逃出来了,"石砚虚弱地说,"但允禵正在全城搜捕..."

石三爷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我知道。他已经抓了我们十几个弟兄。"他扶着苏槿坐下,仔细检查她的伤势,"得先处理这些伤。允禵那畜生,竟对女子用如此酷刑!"

"我没事,"苏槿摇摇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朱砂引的线索,也知道了玉印的下落。"

石三爷的眼睛亮了起来:"在哪?"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暗格里,"石砚答道,"但允禵已经知道了,他一定加强了守卫。"

石三爷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们知道那玉印中藏着什么秘密吗?为何允禵如此迫切地想得到它?"

石砚和苏槿面面相觑,摇了摇头。

"传说建文帝逃亡时,将一份名单藏在了那方玉印中,"石三爷低声道,"名单上记录着满朝文武中同情建文的大臣及其后代。允禵若得到这份名单,可以借此要挟那些大臣支持他推翻当今皇上。"

石砚恍然大悟:"所以他才会不择手段地追杀影社...因为影社一直在保护这个秘密?"

"不错,"石三爷点点头,"影社的使命之一,就是防止这个秘密被野心家利用,引发朝堂动荡,生灵涂炭。"

苏槿突然抬头:"懋嫔...她母亲是上一代'夜鸮',所以她才会暗中帮助我们?"

"正是。但她身处深宫,又被允禵控制,能做的有限。"石三爷长叹一声,"如今影社损失惨重,能执行任务的所剩无几。要取回玉印,难如登天..."

石砚握紧拳头:"不,还有机会。允禵以为我们逃出宫后一定会躲起来,绝不会想到我们会立刻杀回去。而且..."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见过'正大光明'匾,记得它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有合适的工具,我能打开那个暗格。"

石三爷盯着他看了良久,突然哈哈大笑:"好!有胆识!不愧是张画师的外甥!"他转身从内室取出一个黑布包,"我早有准备。"

布包里是一套夜行衣、几把精巧的工具,还有一块黑漆木牌——影社领袖"日鸮"的信物!

"您...您是'日鸮'?"苏槿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石三爷沉重地点点头:"自从前任'日鸮'被允禵害死后,我就接过了这个担子。现在,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夜幕再次降临,紫禁城在月光下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石砚、苏槿和石三爷借着夜色的掩护,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地下暗渠,重新潜入了宫城。暗渠出口正好在乾清宫后的一处废井中,这是影社最机密的通道,连允禵都不知道。

"记住计划,"石三爷低声叮嘱,"我去引开守卫,你们趁机接近'正大光明'匾。得手后立刻按原路返回,不要管我。"

石砚刚要反对,石三爷就严厉地打断了他:"这是命令!玉印和朱砂引比我们的性命重要得多!"

三人分头行动。石砚和苏槿躲在乾清宫后的一处假山后,等待石三爷的信号。突然,前殿方向传来一阵喧哗和打斗声,紧接着是侍卫们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有刺客!保护皇上!"

"走!"石砚拉着苏槿,趁乱冲向正殿。乾清宫前空无一人,所有侍卫都被石三爷引开了。那块著名的"正大光明"匾高悬在殿檐下,在月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

"怎么上去?"苏槿焦急地问。匾额离地足有三丈多高,没有梯子根本够不着。

石砚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殿前的一根盘龙柱上:"爬柱子!"

两人合力攀上盘龙柱,借着柱身上的浮雕,艰难地向匾额靠近。就在石砚即将触到匾额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厉喝:"在那!抓住他们!"

一队侍卫发现了他们,正飞奔而来。苏槿咬牙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向侍卫们抛去。纸包在半空中爆开,撒出一片白色粉末。侍卫们吸入粉末,顿时咳嗽不止,行动迟缓下来。

"快!"苏槿催促道,"那是'软筋散',只能拖延片刻!"

石砚伸手摸索匾额后方,果然触到了一个隐蔽的机关。轻轻一按,"咔嗒"一声,一个小暗格弹了出来。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方羊脂白玉青金石螭钮印玺,正是天库阁那方杀人玉印的原本!

"找到了!"石砚小心地取出玉印,只见印台底部刻着繁复的篆文,中央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形状正是单足鸮鸟!

"朱砂引!"苏槿惊呼,"快,用这个!"她从怀中掏出一块黑漆木牌,上面刻着影社的鸮鸟纹。

石砚将木牌上的鸮纹对准玉印底部的凹槽,轻轻一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玉印的螭龙口中那颗青金石宝珠竟然缓缓打开,露出里面藏着的一卷薄如蝉翼的绢纸!

"这就是...建文帝的名单?"石砚小心翼翼地取出绢纸。

突然,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擦着石砚的脸颊飞过,深深钉入匾额!

"小心!"苏槿一把拉下石砚,第二支箭堪堪从他们头顶掠过。

不远处,允禵带着一队弓箭手正快速逼近。他不再戴面具,那张与雍正相似的脸上满是狰狞的杀意:"把玉印交出来!饶你们不死!"

石砚将名单塞入怀中,和苏槿一起从柱子的另一侧滑下。允禵一挥手,箭如雨下。两人借着殿前的栏杆和香炉掩护,拼命向后殿跑去。

"分头走!"石砚将玉印塞给苏槿,"你带着玉印从秘道出去,我去引开他们!"

"不!"苏槿死死抓住他的手,"一起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火把的光亮瞬间照亮了整个乾清宫广场——他们被包围了!

允禵冷笑着走近:"跑啊,怎么不跑了?"他的目光落在石砚怀中的绢纸上,"把名单交出来,我可以考虑给你们个痛快。"

石砚护在苏槿身前,大脑飞速运转,寻找脱身之计。突然,一个威严的声音从殿内传出:

"十四弟,深夜带兵闯入朕的寝宫,意欲何为?"

雍正帝身着明黄色龙袍,在侍卫的簇拥下缓步而出。他的面容平静,但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允禵明显一怔,随即恢复镇定:"皇兄,臣弟是在捉拿刺客!这两人潜入乾清宫,意图不轨!"

"哦?"雍正的目光落在石砚和苏槿身上,"那他们手中拿的是什么?"

允禵语塞,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雍正冷笑一声,突然厉喝:"允禵勾结年羹尧,意图谋反,给朕拿下!"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允禵及其党羽团团围住。允禵面如死灰,知道大势已去,猛地拔剑指向雍正:"你这个弑父篡位的逆贼!我..."

话未说完,一支暗箭突然从暗处射来,正中允禵咽喉!他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地倒了下去,鲜血很快浸透了身下的青石板。

混乱中,石砚拉着苏槿想趁机逃走,却被侍卫拦住。雍正挥了挥手:"带他们进来。"

乾清宫内,烛火通明。雍正坐在龙椅上,仔细查看着那卷从玉印中取出的名单,脸色阴晴不定。

"你们是影社的人?"他突然问道。

石砚和苏槿跪在殿下,不敢抬头。石砚鼓起勇气答道:"回皇上,小的只是...偶然得到这玉印..."

"不必隐瞒了,"雍正打断他,"朕早知道影社的存在。先帝在位时,就曾与影社有过默契。"他放下名单,长叹一声,"这份名单若落入允禵之手,确实会引发朝堂动荡。你们保护有功。"

石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不怪罪我们?"

"怪罪?"雍正苦笑,"若非你们,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不知允禵竟有如此野心。"他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名单朕会妥善处理。至于你们..."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进来禀报:"皇上,那个引开守卫的老者...已经服毒自尽了。临死前说...说'日鸮'已死,影社不灭..."

石砚和苏槿如遭雷击,泪水夺眶而出。石三爷...牺牲了...

雍正沉默片刻,突然问道:"你们可知道'正大光明'四字的真意?"

石砚茫然摇头。

"正者,不偏不倚;大者,包容万物;光者,明察秋毫;明者,无幽不烛。"雍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治国如此,做人亦然。影社百年守护华夏文脉,朕心甚慰。"

他转身回到龙案前,提笔写下一道手谕:"即日起,赦免所有影社成员,既往不咎。石砚、苏槿救驾有功,着石砚入内务府造办处任职,苏槿入太医院学习。钦此。"

石砚和苏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连叩首谢恩。

走出乾清宫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晨光中,那块"正大光明"匾额熠熠生辉,仿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石砚望着匾额,想起了舅父、秦嬷嬷、王画工、石三爷...所有为守护这个秘密而牺牲的人。

"他们不会白死的,"苏槿轻声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影社...会继续下去。"

石砚点点头,握紧了她的手。在这座见证了无数阴谋与鲜血的宫城里,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他们将站在光明中,守护那些值得守护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