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御花园里的杏花已经绽放,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同冬日最后的雪。
石砚站在造办处新辟的"鉴古堂"内,小心地将一方古印放回锦盒中。这是他上任"典籍整理"一职后接手的第一批文物——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前朝印玺,需要鉴别真伪、记录形制。名义上是为皇家收藏整理目录,实则是雍正帝默许影社继续监控这些可能藏有秘密的古物。
门轴轻响,一个身着湖绿色宫装的女子悄然入内。她的步伐已不复当年的蹒跚,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那双绣鞋里的脚仍有些微跛。
"苏医女,"石砚没有回头,嘴角却已扬起笑意,"今日太医院不忙?"
苏槿将一包药材放在案几上:"给你配的安神茶。昨夜又熬夜了?"她的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典籍,了然地摇摇头。
石砚终于转过身来。半年的休养使他恢复了少年应有的血色,但眼中的沧桑却与年龄不符。他接过药包,指尖不经意地擦过苏槿的手腕,两人都微微一怔,迅速分开。
"查到线索了吗?"苏槿压低声音问道,目光扫向门外。
石砚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块黑漆木牌——如今已是"日鸮"的信物:"石三爷走后,很多线索都断了。不过..."他指向案上一本册子,"我发现允禵追查玉印,可能另有隐情。"
苏槿凑近查看,发丝间的药香幽幽飘来。那是她特制的金疮药气味,自从半年前那场生死劫难后,她便养成了随身携带的习惯。
"这是...前朝宫人的名册?"她疑惑地问。
"不错,"石砚翻到一页做了标记的地方,"你看这个宫女的名字。"
"鸮娘..."苏槿轻声念道,突然瞪大眼睛,"与影社有关?"
石砚点点头:"根据懋嫔生前透露,她母亲是上一代'夜鸮'。而这个名字...我怀疑可能是影社更早的成员。"
门外传来脚步声,两人立刻停止了交谈。一个小太监探头进来:"石大人,皇上口谕,召您即刻去养心殿见驾。"
石砚与苏槿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这半年来,雍正帝虽然对影社网开一面,但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谁也不知道这次召见是福是祸。
养心殿内,雍正正在批阅奏折。比起半年前,他两鬓的白发又添了不少,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见石砚进来,他放下朱笔,直截了当地问:
"听说你在查一个叫'鸮娘'的前朝宫女?"
石砚心头一紧,连忙跪下:"回皇上,微臣只是整理典籍时偶然发现..."
"起来吧,"雍正摆摆手,"朕不是允禵,不会因言治罪。"他示意石砚走近,从案几抽屉里取出一个小木匣,"看看这个。"
匣中是一封已经泛黄的信笺,笔迹娟秀却有力。石砚小心地展开,只见开头写道:"鸮娘吾妹:见字如晤。印中秘密已转交可靠之人,勿念..."
"这是..."石砚的手微微发抖。
"孝庄文皇后写给那个宫女的密信,"雍正淡淡道,"现在你明白为何允禵对玉印如此执着了吧?"
石砚恍然大悟。原来玉印中的秘密不仅关乎建文帝,还与清初的宫廷斗争有关!难怪允禵认为它可以动摇雍正的统治根基。
"皇上为何告诉微臣这些?"石砚鼓起勇气问道。
雍正望向窗外盛开的杏花,神色莫测:"因为朕需要一个明白真相的人来继续守护这个秘密。"他转回头,目光如炬,"影社的新任'日鸮',你觉得呢?"
石砚跪伏在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原来皇上什么都知道...
"微臣...谨遵圣谕。"
离开养心殿时,夕阳已经西沉。苏槿在宫门外焦急地等待,见石砚安然出来,明显松了口气。
"怎么样?"她小声问道。
石砚摇摇头,示意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默默走在宫道上,影子在夕阳下拖得很长。直到回到鉴古堂,确认四周无人,石砚才将养心殿的经过告诉了苏槿。
"皇上竟然..."苏槿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那我们现在..."
"继续影社的使命,"石砚轻声道,"但方式要变了。不能再躲在阴影里,而要在光明中守护。"
他从怀中取出那块"日鸮"木牌,轻轻摩挲上面的纹路。半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牺牲了太多人,但也为影社换来了新生。现在,他们将用新的方式,继续守护那些必须守护的秘密。
窗外,最后一瓣杏花随风飘落。春天真的来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