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疯狂地砸在破庙残破的瓦片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要将这仅存的遮蔽彻底掀翻。狂风卷着湿冷的空气从四面漏风的门窗灌入,吹得篝火摇曳不定,明灭的光影在王宁沉静的脸上跳跃。

他摩挲着手中那块温润的玉佩。玉质普通,是常见的青白玉,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圆润。玉佩正面浅浮雕着一只振翅欲飞的玄鸟(燕子),线条简洁却颇有神韵。背面光滑无字,只在边缘处刻着一个极其微小、几乎难以察觉的符号——像是一个变体的“雪”字,又似一片六角冰晶。

“玄鸟…雪…” 王宁低声自语,眉头微蹙。这玉佩的主人,那个救他于危难的神秘蓝衣人,究竟是谁?她(他)为何要救自己?那句“文章够辣”和“水太深”,显然意有所指。是欣赏?是警告?还是…另有所图?

【启动信息检索:大胤王朝纹饰学…玄鸟图腾象征…贵族身份标识…】

光幕信息迅速刷新:

玄鸟(燕子): 在民间象征春归、吉祥;在部分北方古老部族(如已融入大胤的“玄部”)传说中,被视为部族图腾或守护神鸟,有“天命所归”、“守护”之意。非大胤皇室专属图腾。

“雪”字符号: 无官方记录。或为私密标记、组织信物、家族徽记变体。

玉佩质地与工艺: 青白玉,中档玉料,雕刻为民间匠人手法,无宫廷造办特征。价值不高,重在寓意。

信息有限,无法直接锁定身份。王宁收起玉佩,心中疑虑更深。这蓝衣人行事神秘,武功高强,身怀可能带有部族或组织印记的信物,绝非寻常江湖客。她(他)的出现,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让王宁意识到,自己这“良港村案首”的身份,已将自己推入了一个更复杂、更危险的漩涡。

【源能:178/200】

【来源:成功通过县试,获得“县案首”身份(+20)】、【遭遇并化解考场外危机,对世界复杂性认知加深(+15)】、【获得神秘人物(蓝衣人)关注(+10)】、【玉佩线索触发身份探究(+5)】】

源能逼近上限!王宁心中一动,立刻将意念集中到系统新解锁的“初级材料分析”功能,目标锁定:自身携带的改良版竹纸样本(他在考试间隙,利用系统分析的结果,尝试调整了草木灰水浓度和舂捣时间制作了几张,效果略有提升)。

【初级材料分析启动…消耗源能10点…】

【分析对象:手工竹纸(改良版)】

【主要成分:】

纤维素:约70% - 束状未分离纤维减少。

木质素残留:约12% - 较初始版本下降,但仍偏高。

灰分:约7% - 分布略均匀。

……

【性能评估:强度(低→中低)、柔韧性(差→略好)、吸水性(强→中等)、白度(低→微黄)、均匀度(差→中等)】

【改进方向建议(细化):】

碱处理强化: 目标木质素残留降至8%以下。建议:延长沤制时间至20天;尝试分层沤制(嫩竹皮与老竹干分开);探索添加少量生石灰(若可获得)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纤维分离优化: 目标纤维素结构完整度提升。建议:石臼舂捣后增加“水力碎浆”环节(利用水流冲击辅助分散纤维);探索简易打浆设备(如利用水车动力驱动木槌)。

添加辅料试验: 目标改善柔韧性和表面性能。建议:添加少量楮树皮浆(比例5%);尝试米浆或淀粉糊上浆(极薄层)。

抄造工艺: 目标提升均匀度。建议:优化竹帘入水角度与提拉速度;尝试二次浇浆法(先抄薄层,半干再覆一层)。

更精确的数据!更具体的改进路径!王宁眼中精光闪烁。有了这个“神器”,造纸工艺的优化将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精准的导航图!

暴雨在黎明前渐渐停歇。王宁不敢再耽搁,收拾好行囊,踏着泥泞,踏上归途。县案首的身份如同无形的光环,也如同巨大的靶心。他必须尽快回到良港村,那里才是他的根基和力量所在。

接近良港村地界,熟悉的景象映入眼帘。曾被洪水肆虐的土地,如今被一片生机勃勃的葱绿覆盖。绿豆田里,豆苗茁壮,黄花点点,不少豆荚已悄然膨大。田埂上,新架设的简易竹筒引水渠,将龙骨水车提上的河水精准地送到每一垄田地。堆肥堆旁,新沤的竹料在草木灰水中浸泡着,散发着特有的气息。

村口,眼尖的李水生第一个发现了王宁的身影。

“宁哥儿回来了!宁哥儿回来了!” 他激动地大喊着,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过来。

呼啦一声,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在田里劳作的、在造纸工坊忙碌的、在窝棚里缝补的…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如同潮水般涌向村口!

“宁哥儿!考得怎么样?”

“案首!宁哥儿一定是案首!”

“快说说!快说说!”

村民们七嘴八舌,脸上洋溢着最质朴的期盼和信任。

王宁看着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一路上的疲惫和心头的阴霾被瞬间驱散。他从怀中取出那张盖着鲜红县衙大印、墨迹未干的“县试案首”捷报,高高举起!

“乡亲们!托大家的福!我王宁,幸不辱命!得中本县县试——案首!”

“案首!真的是案首!”

“天啊!我们良港村出案首了!”

“文曲星下凡!宁哥儿是文曲星下凡啊!”

短暂的寂静后,是山呼海啸般的狂喜!赵大山激动得一把将王宁抱起,原地转了好几圈!陈老汉老泪纵横,喃喃着祖宗保佑。李氏在人群中捂着嘴,喜极而泣。新来的外村人也跟着欢呼雀跃,与有荣焉。

案首!这意味着王宁不仅是童生,更是本县这一届童生中的魁首!是板上钉钉的秀才苗子!对于良港村这个饱受苦难的小村子来说,这简直是破天荒的荣耀!是天大的喜事!

【源能:198/200!】

【来源:荣归故里,获得村民极致拥戴与荣耀加持(+15)】、【“县案首”身份大幅提升村庄声望与凝聚力(+10)】、【亲眼见证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5)】】

源能瞬间逼近200点大关!王宁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更庞大、更精纯的能量在系统中汇聚。

欢庆持续了很久。王宁被簇拥着回到营地,如同凯旋的英雄。但他并未沉溺于喜悦,很快便召集骨干,了解他离开后村子的情况。

“宁哥儿,你走之后,一切都按你的吩咐!” 赵大山拍着胸脯,“绿豆长势好着呢!第一批豆荚都快能收了!堆肥用了小半,肥力真足!剩下的还在沤!造纸这边,张老蔫又编了五块帘子,水生带着人日夜舂捣,存了不少纸浆!按你新写的法子(王宁临行前留下的初步改进要点),又试着抄了几批,好像…好像比之前的好那么一点点?” 他挠挠头,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

王宁点点头,将系统分析得出的详细改进方案(省略具体数据,只讲操作要点)详细地讲解给赵大山、张老蔫、李水生等人听。尤其是延长沤制、分层处理、尝试楮树皮添加、以及利用水车动力驱动简易碎浆设备的构想,让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却又兴奋不已。宁哥儿出去考个试,怎么对造纸又懂了这么多?!

“好!就按宁哥儿说的办!” 赵大山第一个响应,“水力碎浆?这主意好!省力气!我这就带人去改水车!”

张老蔫也激动地搓着手:“楮树皮…后山就有!我认得!这就去剥!”

李水生则拍着胸脯保证延长沤制和抄造试验的任务。

看着众人干劲十足地分头行动,王宁心中稍定。根基稳固,技术升级,良港村的造血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多久。第二天下午,一骑快马踏着泥泞,再次来到了良港村。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周师爷身边那个表情严肃的亲随。

“王案首,周师爷有信。” 亲随递上一个密封的竹筒,语气凝重。

王宁心中一凛,屏退左右,拆开竹筒。信是周文清亲笔,内容却让他眉头紧锁。

信中先是祝贺王宁高中案首,肯定了他在县试策论中展现的才华(尤其治河策),并透露其策论已被本府知府(王宁的卷子作为优秀答卷被推荐至府衙)看到,颇受赞赏。知府大人甚至有意在巡视灾情时,亲临良港村,考察其“治碱兴农”之法和那“龙骨水车”。

这本是天大的好消息!但信的后半部分,却画风陡转!

“…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氏父子(赵文博及其父,本县豪绅赵德昌)因你县试夺魁,其子落榜(赵文博果然名落孙山),更因你文中暗讽豪绅兼并、吏治之弊,已对你怀恨在心。彼等勾结户房刘司吏,四处散布流言,诬你‘聚众图谋’、‘以奇技敛财’、‘诽谤官府’。更以重金贿赂州府按察司某吏,欲图在府试中对你发难,阻你功名之路!钱有财亦被其收买,蠢蠢欲动。府试在即,望尔慎之又慎!造纸之事,务必保密,暂勿扩大。良港村亦需谨守门户,防备宵小滋扰!切切!”

信的最后,周文清再次强调:“知府将至,此乃良机,亦是险局!务必善加把握,以实绩示人,或可破局!若知府认可,则赵氏之流,跳梁小丑耳!”

王宁放下信纸,指尖冰凉。果然来了!赵文博的报复,比他想象的更快、更狠!不仅动用家族势力在地方造谣中伤,更将黑手伸向了州府按察司,要在更高层次的府试中直接掐断他的功名之路!钱有财这条恶犬也再次被放了出来!

知府即将到来,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考验。赵家父子必定会借机生事,甚至可能在知府面前构陷!良港村这点“奇技”和刚刚起步的造纸业,能否经得起一位知府的审视?能否成为破局的利器?

压力如山!但王宁的眼神却越发锐利。他走到窝棚门口,看着夕阳下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村庄,看着运转不息的水车,看着绿意盎然的田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王宁低声自语,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赵文博…赵德昌…刘司吏…钱有财…还有那按察司的蛀虫…你们想断我前程?想毁我根基?那就看看,是你们的阴谋快,还是我的锄头快!是你们的银子硬,还是我的道理硬!”

他转身回屋,铺开一张改良过的、相对细腻些的竹纸,提笔蘸墨,开始书写。他要为知府可能的到来,准备一份更详尽、更具说服力的“答卷”——关于良港村灾后重建、盐碱治理、水利兴农、乃至未来规划的完整报告!他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粉碎一切谣言!

夜色再次笼罩良港村。王宁窝棚的灯火,亮至深夜。

几天后,王宁带着李水生和两个半大小子,押着几辆堆满新收绿豆荚的独轮车,前往附近较大的集镇——青林镇售卖。这是良港村灾后第一笔正经的收入,意义重大。同时,他也想探听一下镇上的消息,看看赵家的流言传到了什么程度。

青林镇比县城小,但也热闹许多。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流如织。王宁的绿豆品质不错,价格公道,很快便销售一空,换回了一小袋沉甸甸的铜钱和一些急需的盐、针线等物。

然而,就在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集市时,麻烦找上门了。

几个穿着号衣、挎着铁尺的镇巡检司衙役,在一个满脸横肉的小头目带领下,大摇大摆地挡住了去路。为首的小头目,正是王宁在县城报名时见过的、那个跟在钱有财身边的帮闲之一!

“站住!良港村的王宁是吧?” 小头目斜着眼,用铁尺指着王宁,“有人举报!你私贩官粮(绿豆并非官粮,纯属诬陷),偷漏税银!还聚众滋事,扰乱集市!跟我们回巡检司走一趟吧!”

李水生和两个小子吓得脸色发白。周围的商贩和行人纷纷避让,指指点点,眼神中有同情,也有畏惧。

王宁心中冷笑,果然来了!钱有财的狗腿子!这借口找得如此拙劣,摆明了就是要找茬!

“这位差爷,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王宁神色平静,向前一步,将李水生等人护在身后,“我们卖的,是良港村自己种的绿豆,何来官粮一说?税银?集市交易,该交的摊位费,我们一文不少!至于聚众滋事、扰乱集市,更是无稽之谈!差爷莫不是认错了人,或是…受了小人蒙蔽?”

他声音清朗,条理清晰,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小头目被噎得脸色一红,恼羞成怒:“放屁!老子说你违法就是违法!还敢狡辩?给我锁了!”

几个衙役如狼似虎地就要上前拿人!

“谁敢!” 王宁一声断喝,气势陡升!他虽文弱,但此刻眼神锐利如刀,竟让那几个衙役动作一滞!“我乃本县县试案首王宁!有功名在身!尔等无凭无据,仅凭一句诬告就要锁拿?《大胤律》哪一条规定,县案首可被巡检司随意拘押?你们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县案首?” 小头目一愣,随即狞笑,“呸!一个穷酸案首,吓唬谁?老子抓的就是你!动手!”

衙役们再次扑上!李水生等人吓得尖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蓝色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集市旁边一间茶楼的屋顶上!正是那神秘的蓝衣人!

她(他)看着下方混乱的场面,看着被衙役围攻却依旧挺直脊梁的王宁,蒙面巾下的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她并未立刻出手,而是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铜哨,放在唇边。

“咻——!”

一声极其尖锐、穿透力极强的哨音,如同鹰唳,骤然划破集市的喧嚣!

这哨音仿佛带着某种魔力!那几个扑向王宁的衙役动作猛地一僵,脸上露出惊恐之色!就连那为首的小头目,也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浑身汗毛倒竖,猛地抬头望向哨音传来的方向!

当他看到屋顶上那道抱剑而立、眼神冰冷的蓝色身影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存在!

“是…是…” 小头目牙齿都在打颤,话都说不利索了。他惊恐地看了一眼王宁,又看了一眼屋顶上的蓝衣人,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恐惧。

“滚!” 清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小头目耳中,如同冰锥刺骨。

“是!是!小的这就滚!这就滚!” 小头目如蒙大赦,点头哈腰,对着屋顶的方向连连作揖,然后对着手下衙役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走!快走!” 一群人如同丧家之犬,连滚带爬地挤出人群,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集市上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刚才还凶神恶煞的衙役,怎么被一声哨子就吓跑了?屋顶上那个蓝衣人是谁?

王宁也抬头望向屋顶。蓝衣人迎着他的目光,微微颔首。随即,蓝影一闪,再次消失在屋脊之后。

“宁哥儿…这…这是神仙吗?” 李水生惊魂未定,结结巴巴地问。

王宁望着蓝衣人消失的方向,心中波澜起伏。又是她(他)!这次出手更加诡异,仅凭一声哨音就吓退了巡检司的衙役!这绝非仅仅依靠武功高强就能做到的!她(他)的身份,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惊人!那声哨音,代表的是一种足以让地方胥吏闻风丧胆的势力或权威!

“走吧,回家。” 王宁收回目光,沉声道。他没有解释,只是心中那份紧迫感和对力量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赵家的报复如同跗骨之蛆,而蓝衣人展现的力量,则如同迷雾中的灯塔。知府将至,府试临近,良港村和他自己,都站在了命运的关键路口。

他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无论是知识的力量,还是…属于他自己的力量!回村的路上,王宁的脚步异常沉重,也异常坚定。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本薄薄的、李氏用粗线装订起来的《基础格斗术与人体要害图解》(系统检索出的防身资料)。或许,是时候让赵大山教自己一些真正实用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