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号上,在枪炮长的咆哮下,林德曼也通过观察镜得知:“对方开火了!是大口径主炮,似乎有八门炮齐射……很可能就是法国的‘黎塞留’号。”
“嘭——”又是主炮的火舌,炮口喷出炽热的光团。布伦纳在下层弹药区紧紧盯住传输链,不断催促炮手加快效率。虽然是夜战,但德军的射击训练和设备都相当出色,在经过雷达的修正后,只需经过短短的测距后便开始有条不紊地齐射。
几发炮弹在空中划过弧线,以惊人的冲击砸向“黎塞留”号所在海域。一转眼,海面轰然炸开数个高大的水柱,其中至少两发落点距离法舰舷侧不到百米,浪花轰地漫过舷边护栏,让部分水兵跌倒。
“主甲板无损,继续规避机动!”德拉库尔手握话筒,指挥舵手调整航向,“火控观察这波弹着,马上再校准射击数据。”
夜色中,双方战列舰就像两个围着火圈跳舞的斗士,一边互相机动躲避,一边不断施以重炮。即便是远距离试探,每一轮齐射都能在对方周围炸起巨大水柱,若任何一方被锁定而来不及规避,下一秒就可能被380毫米炮弹贯穿装甲,造成灾难性伤害。此时俾斯麦开始右满舵机动规避企图抢占t字头,德拉库尔立刻要求巡洋舰和驱逐抢占t字头,同时进行雷击作战。同时小心德国的u艇偷袭。
巡洋舰们和驱逐舰,像小心翼翼的狼群,不敢贸然靠近这两头钢铁巨兽的正面对决,只能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观察与警戒,伺机提供辅助火力或防范潜艇。
此时林德曼要求欧根亲王号尽快扑灭大火,尽快和轻巡纽伦堡号,刚刚汇合的布吕歇尔号巡洋舰以及6艘驱逐舰前去歼灭敌方的巡洋舰编队。此时法军巡洋舰编队中絮弗伦号一马当先,跟在他后面的是紧急从法国远东舰队调来的轻巡迪盖特鲁安号和四艘法国的驱逐舰以及2艘英国驱逐舰。此时在絮弗伦号上,舰长雷诺要求距离他50海里的皇家海军巡洋舰第7分队约克号和诺福德号尽快前来支援,因为雷达上显示欧根亲王号后面明显还有两艘巡洋舰以及7个疑似驱逐舰的微弱信号。他明白如果交火自己仅有的8门8英寸火炮远远不够,迪盖特鲁安的6英寸火炮甚至无法对重巡的主装甲带造成威胁。现在唯一希望是跟在自己后面的两艘摩加多尔级驱逐舰准确的雷击来扭转局势,至少撑到第7分队到来,也绝不能让敌方巡洋舰威胁到黎塞留号。此时德国巡洋舰分队中布吕歇尔号一马当先,而受伤的欧根亲王号居中。纽伦堡号和7艘驱逐舰分居左右。
絮弗伦号的舰长弗朗索瓦·卡斯特尔上校是个年近四十的海军老炮,留着小胡子,眉宇间常带坚毅。他自年轻时代就在舰炮火力部门担任军官,对主炮射击和火控的严谨要求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许多部下虽畏惧他的军令,但对他精准的指挥与枪炮判断却佩服不已。
迪盖特鲁安号的舰长拉沃克指挥官则性格较为温和,在远东殖民地的温床中仍然让军舰有着不俗的战斗力。在风浪与作战中表现出不容小觑的胆识。面对大西洋的险恶,他在舰桥上与卡斯特尔保持紧密沟通,随时调整编队阵型。
谁都清楚,一旦遇上德国重巡,“光荣对决”或许只是表面说辞,实质上这将是一场势均力敌却残酷无比的炮战。即便在彼时的二战诸多海战里,巡洋舰对巡洋舰的正面拼杀也并不多见,而能够获胜者定得具备过硬技术与不屈意志。他知道破局的关键在于自身有优势的驱逐舰这一环,只要压制住对方的驱逐舰则可以逼退掉德军的巡洋舰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