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汴京的街,是活的。

离开自家那条寂静的巷弄,踏上主街,一股喧腾的人间烟火气便扑面而来。

叫卖的商贩,悠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拉车的脚夫,粗重的号子声混着汗水;赶考的书生,三五成群,高谈阔论;乘坐牛车的富家翁,在仆役的簇拥下缓缓行过。

这里是天子脚下,大宋的心脏,即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跳动着强健而繁华的脉搏。

萧辰裹紧了衣衫,将怀中的木盒又按了按,逆着人流,朝着记忆中四海通商行的方向走去。

他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儒衫,在这片衣香鬓影中,显得格格不入。周围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鄙夷,也有漠然。他都一一无视,只专注于脚下的路。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现实与虚幻的交界。他脑中装着足以颠覆世界的知识,可口袋里,却连一个能买热汤饼的铜板都没有。这种强烈的割裂感,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

四海通商行,位于内城的朱雀门大街。

越往里走,街道越是宽阔,店铺越是华丽。空气中,廉价的炊饼味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上等茶饼的清香、名贵香料的异香,以及从酒楼里飘出的、醇厚的酒肉之气。

终于,一座气派非凡的建筑出现在眼前。

它占据了街角最好的位置,三层高的楼阁,飞檐斗拱,青砖黛瓦。门前立着两座半人高的石狮子,威武雄壮。门楣上,悬着一块巨大的黑漆金匾,上书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四海通。

这里,便是赵家的产业,汴京城中数一数二的大商行。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经营的都是利润最丰厚的买卖。

商行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皆是衣着光鲜之辈。

萧辰站在街角,隔着人群,静静地望着那扇朱红色的高大门槛。寻常人家的整个门板,或许还没有它的一半高。

他知道,自己与这扇门背后所代表的世界,隔着一道天堑。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所有的自卑与忐忑都压进胸膛。他今天来,不是乞求,是合作。他怀里的东西,值得他挺直腰杆。

整理了一下衣冠,萧辰迈步向前。

“站住!干什么的?”

他刚走到石阶下,就被两名家丁伸手拦住。

那家丁身穿统一的青布劲装,腰间佩刀,眼神锐利,上下打量着萧辰,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轻蔑。

“在下萧辰,求见贵行赵大小姐。”萧辰拱手,语气平稳,不卑不亢。

“大小姐?”其中一名家丁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嗤笑一声,“我们大小姐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可有拜帖?”

“未曾有。”

“可有信物?”

“也未曾有。”

那家丁脸上的嘲讽更浓了,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没有拜帖,没有信物,就敢来求见大小姐?去去去,别在这儿挡着贵客的道!”

另一名家丁更是直接,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眼神不善:“小子,看你也是个读书人,别自讨没趣。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赶紧走!”

冰冷的话语,像刀子一样。

萧辰没有动。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越过两名家丁,望向那门槛之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他知道,此刻若是退了,就再没有勇气踏上这片石阶。他怀里的“雪花皂”,也将永远只是一块躺在木盒里的普通皂块。

他缓缓抬起头,迎上家丁轻蔑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我没有拜帖,也没有信物。”

“但我带来了一桩可以让四海通商行,在三个月内,利润翻上一番的生意。”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这喧闹的门前。

两名家丁愣住了。

他们见过上门推销的,见过攀附权贵的,却从未见过一个衣衫褴褛的穷小子,用如此平静的语气,说出这般石破天惊的狂言。

一时间,他们竟不知是该将他乱棍打出,还是该当他是个疯子。

正在这时,一个清脆悦耳,又带着几分清冷威严的女子声音,从门内传了出来。

“利润翻番?好大的口气。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