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潮顺着青灰色的路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远看见一片老桂树。
树长得很密,枝桠交错着遮了小半片天。
后头正是疤叔说的 “有桂树的院子”。
院墙是青砖墙,墙头上爬着牵牛花,开得正盛,墙角立着块石匾,刻着 “檀溪书斋” 四个字,被雨水洗得发亮。
他走到院门前,见两扇木门虚掩着,门环是铜制的,上面刻着细密的纹路,像潮水的波纹。
竹篮突然发烫,比在船上时更明显,阿潮攥了攥提手,轻轻推开门。
“吱呀” 一声,木门转动时带着老旧的摩擦声。
院子里铺着青石板,缝隙里长着青苔。
正屋门口摆着张竹椅,椅上搭着件灰布长衫,领口绣着朵淡青色的花,像极了竹篮里潮女布的纹路。
西墙边立着个书架,摆满了书,最上层的书脊上落着片桂花瓣。
“你来了。”
屋里传来个清润的声音。
阿潮抬头,见个穿月白长衫的人从里屋走出来,手里端着个铜盆,盆里的水正冒着热气。
他头发用木簪束着,眼角有几道浅纹,袖口绣着银线,走动时银线在光下轻轻闪。
“檀溪先生?” 阿潮把竹篮往怀里抱了抱,手心有点汗。
“我是檀溪。”
那人把铜盆放在廊下的石桌上,毛巾搭在盆沿,“有人说你今天会到。”
他走到阿潮面前,目光落在竹篮上,没立刻说话。
阿潮感觉竹篮在怀里轻轻动了下,篾条缝隙蹭着胳膊,像有东西在里面伸懒腰。
“这竹篮编得扎实。”
檀溪伸手碰了碰竹篾,指尖刚触到篮沿,竹篮突然抖了下。
“是你阿婆编的吧?她的手艺总带着礁石的韧劲。”
“您认识我阿婆?” 阿潮问。
“认识。”
檀溪转身往屋里走,“进来坐吧,外面风凉。”
阿潮跟着进了屋。屋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靠墙摆着张大书桌,桌上铺着宣纸,砚台里还剩小半池墨,笔架上挂着三支毛笔,最粗的那支笔杆上刻着 “潮声” 二字。
墙角的书柜很高,顶到房梁,柜门上挂着把铜锁,锁上的花纹和院门上的门环很像。
檀溪从书柜最下层抽出个木盒,红漆的,边角有点掉漆。
他把木盒放在桌上,回头对阿潮说:“把竹篮给我看看。”
阿潮解下麻绳,把竹篮递过去。
檀溪掀开油纸,里面露出三层粗麻布,裹得严严实实。
他没直接碰,只是用指尖在麻布上轻轻敲了敲,节奏很缓,像在打某种暗号。
麻布下突然传来 “窸窣” 声。
比在船上时响些,像是布料在里面翻动。
檀溪点点头,打开木盒,里面铺着块蓝布帕,边角绣着野菊,针脚细密,和阿婆留下的潮女布针脚如出一辙。
“这是你阿婆年轻时绣的。”
檀溪捏着布帕边角,轻轻放在竹篮边,“她总说,潮女的布认旧物。”
刚说完,蓝布帕突然动了下,像被风吹的,却没见有风。
竹篮里的麻布跟着鼓起来,隔着粗麻能看见个模糊的轮廓,像有东西在往布帕的方向靠。
“嗡——”
一声轻响,比在船上时清晰。
蓝布帕边缘渗出淡蓝光,顺着桌面往竹篮流,像细水漫过青石板。
竹篮的篾条缝隙里也透出光,和蓝布帕的光缠在一起,在桌上织成细细的光网。
阿潮腕上的银镯碎片,突然烫得厉害。
他低头看时,见碎片上的红绳微微发亮,和光网的颜色融在一起。
檀溪盯着光网,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像是在数光网的纹路。
“三百年了,还这么有精神。”
檀溪笑了笑,把蓝布帕叠起来放回木盒,“这布认你,也认我。”
“您怎么会有阿婆的布帕?” 阿潮问。
“她当年送我的。”
檀溪把木盒锁好,放回书柜,“说要是以后有带竹篮的晚辈来找我,就用这布帕认亲。”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砚台边的信纸,递给阿潮:“这是今早收到的,仙门的人已经查到江南书斋了,说要‘寻访持有潮女布的少年’。”
信纸是米白色的,上面的字是用朱砂写的,笔画凌厉,末尾画着个黑气缭绕的符号,和阿木说的仙门标记很像。
阿潮捏着信纸的边角,感觉纸有点凉。
“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
“仙门有寻踪术,能跟着玄奇的气息追。”
檀溪倒了杯茶,放在阿潮面前,“你竹篮里的布带着三百年的潮气,气息重,容易被盯上。”
阿潮喝了口茶,茶水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和书斋院子里的味道一样。
他放下茶杯,见竹篮的篾条缝隙又透出蓝光,这次很淡,像蒙着层雾。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先在书斋住下。”
檀溪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这院子的桂树能挡挡气息,他们暂时找不到具体位置。等我想想办法,把布的气息藏起来。”
他指着窗外的桂树:“那棵树三百年前就护着玄奇的东西,当年你阿婆晒布时,总把布挂在树枝上,说桂花香能让布的气息变柔和。”
阿潮往窗外看,见桂树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有片花瓣飘进来,落在竹篮边,没像上次那样钻进去,只是静静躺着。
“我这就收拾间厢房给你。”
檀溪拿起墙角的扫帚,“你先歇会儿,晚些我给你讲讲仙门和潮女布的事。”
阿潮点点头,把竹篮放在椅子上。
竹篮刚挨到椅面,就轻轻晃了下,像是在找舒服的姿势。
他摸了摸腕上的银镯碎片,热度已经退了些,只留下淡淡的暖意。
窗外的桂树突然晃了下,枝桠蹭着窗棂,发出 “笃笃” 的声,像有人在轻轻敲窗。
檀溪抬头往窗外看,嘴角带着点笑意。
“看来它也等不及了。”
檀溪放下扫帚,“今晚先好好歇着,明天有重要的事要做。”
阿潮嗯了一声,看着竹篮边的桂花瓣。
花瓣边缘泛着极淡的光,和竹篮的篾条缝里透出的光慢慢融在一起,像两滴要汇成一滴的水。
他知道,明天一定有重要的事。
也许和篮子里的布料有关,或许和仙门的追踪有关,但不管是什么,他得打起精神。
腕上的银镯碎片又轻轻发烫,像是在提醒他,也像是在给他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