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被上紧了发条,在题海与倒计时的双重挤压下飞速流逝。
暑热依旧,蝉鸣声却仿佛被教室里更激烈的无形硝烟压下去几分。
午后的阳光白花花地晒着操场,初三(一)班教室里却气氛凝重。头顶的风扇徒劳地搅动着闷热的空气,卷起试卷油墨和汗水的混合气味。
讲台上,李老师神情严肃,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台下。
“同学们,安静!” 李老师敲了敲讲台,压下细微的骚动,“下周就是市数学竞赛初赛了!时间紧迫!为了让大家提前适应考场节奏和难度,今天下午最后两节课,我们进行一次全真模拟测试!”
他拿起一叠厚厚的、密封完好的试卷,展示在大家面前。“试卷难度参照去年真题,甚至略有拔高!时间,120分钟,一秒不多!现在,无关的东西全部收起来!桌面只留笔、尺、橡皮!”
教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和窸窸窣窣收拾东西的声响。
“天啊,现在就考?一点准备都没有!”
“完了完了,我组合那块还稀里糊涂呢…”
“李老师,这也太突然了吧?” 苏晓忍不住小声抱怨,脸上带着明显的紧张,手忙脚乱地把桌上的零食和小镜子扫进书包。
王海哀嚎一声,趴在桌上:“要命啊!这大热天的…”
江屿的心跳也漏了一拍。他深吸一口气,迅速将桌上除了笔和草稿纸之外的所有东西收进桌肚,包括沈星若那本翻得有些卷边的《组合数学精选习题》。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裤兜里那张被汗水浸得发软的报名表,掌心微微出汗。模拟考,奖金路上的第一次实战演练!
“都安静!准备发卷!” 李老师严厉的目光扫过苏晓和王海,“考试期间,禁止交头接耳!保持绝对安静!现在开始发卷!”
试卷带着特有的油墨味传到每个人手中。教室里瞬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细微声响,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风扇的“吱呀”声和窗外遥远的蝉鸣提醒着时间的流动。
江屿强迫自己摒除杂念,目光迅速扫过试卷。前面的基础题和中档题,他做得异常顺畅,思路清晰,笔走龙蛇。
这段时间地狱般的训练效果开始显现,那些反复咀嚼的知识点和解题模型如同本能般涌现。他刻意控制着速度,为后面的硬骨头留出时间。
果然,翻到试卷后半部分,三道大题如同拦路虎般矗立。
第一道是复杂的平面几何证明,第二道是刁钻的组合计数,第三道更是涉及了初步的数论思想!难度陡然提升!
江屿的笔尖在第一道几何题上顿住了。题目给出的条件看似简单,却环环相扣,需要构造非常规的辅助线。
他尝试了几种思路,都在中途卡壳。额头的汗珠冒了出来,顺着太阳穴滑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的空气似乎更加闷热粘稠。
“沙沙…沙沙…”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死寂中格外清晰。江屿用眼角余光瞥见斜前方的沈星若,她坐姿依旧挺拔,侧脸沉静,笔尖在草稿纸上流畅地移动着,仿佛那些难题对她构不成任何阻碍。
那份专注和从容,像一盆冷水浇在江屿有些焦躁的心头。
不能慌!他深吸一口气,想起沈星若在图书馆说过的话:“关键在找到约束关系,看变化模式。”
他不再执着于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是重新审视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和图形,寻找隐藏的对称性或等量关系。
突然,一个极其大胆的辅助线构想跃入脑海!他不再犹豫,迅速在图上画出,思路瞬间贯通!笔尖在答题卡上流畅地书写起来,之前的阻滞一扫而空!
解决掉几何题,他立刻转向第二道组合计数。这道题陷阱重重,需要极强的分类讨论能力。
他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列出各种可能的情形,逐一分析排除,汗水浸湿了后背也浑然不觉。
“还有最后十五分钟!” 李老师冰冷的声音如同警钟在寂静的教室敲响!
江屿心头一紧!他刚艰难地啃下组合计数题,正面对最后那道数论题!题目要求证明一个关于奇偶性的猜想,涉及模运算和反证法,晦涩难懂!
时间紧迫!巨大的压力像巨石压顶!放弃?不!奖金!母亲的药!沈星若那句“战场在纸上”!无数念头瞬间闪过,最终汇成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死死锁定题目核心。
“极端原理”!沈星若笔记里强调过这个思想!他不再试图正面强攻,而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寻找矛盾点!思路豁然开朗!他抓起笔,在答题卡上奋笔疾书,字迹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潦草与力量!
“时间到!停笔!所有人,立刻停笔!” 李老师严厉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
江屿几乎是掐着最后一秒,在答题卡上画下一个有力的句号!手臂因为长时间紧绷而微微颤抖,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他放下笔,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
试卷被一张张收走。教室里瞬间像解冻般喧闹起来。
“完了完了!最后那道题我连题目都没看懂!”
“组合题太变态了!我分类分到一半就乱了!”
“几何辅助线我加错了!白忙活半天!”
“沈星若,最后那道数论题你怎么做的?快讲讲!” 立刻有同学围到沈星若桌边。
沈星若收拾着文具,语气平淡:“反证法。假设存在偶数,导出矛盾即可。” 言简意赅。
苏晓哭丧着脸转过头,看向江屿:“江屿!最后那道题你写了吗?我完全没思路!乱写了一通,肯定错了!李老师这模拟也太狠了吧!” 她语气里带着后怕和沮丧。
江屿还没从刚才的极限状态完全脱离,只是疲惫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写了。” 他不想多说什么,刚才的搏杀耗尽了他的心神。
“安静!都安静!” 李老师拍着桌子,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他。他拿起一摞刚收上来的试卷,快速地翻阅着,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最终,他抽出最上面几张,目光锐利地扫过全班,最后定格在江屿身上,那眼神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和审视。
“这次模拟测试,难度很大,时间也紧。” 李老师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能完整做完的,已经算不错。但是——” 他顿了顿,扬了扬手中的试卷,“江屿同学,沈星若同学,王浩同学(另一个数学尖子),不仅全部完成,而且最后一道数论大题,思路正确,证明完整!”
“哇!” 教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和羡慕的低呼。苏晓瞪大了眼睛看着江屿,嘴巴微张。李强和王海则撇撇嘴,一脸的不服气。
李老师走下讲台,来到江屿桌边,将他的试卷放在桌上,手指点了点最后那道数论题的答题区。
“尤其是你,江屿。” 他的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周围同学都听到,“辅助线加得大胆巧妙,组合题分类清晰有序,最后的反证法更是用得干净利落!虽然步骤上还有点小瑕疵,但思路和方向完全正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保持这种清晰度和攻坚能力,” 李老师深深看了江屿一眼,眼神复杂,有赞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很好!证明这段时间的付出,没白费!”
江屿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脸颊发烫。他低下头,看着试卷上自己那略显潦草却逻辑严密的证明过程,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老师的肯定,像一针强心剂,瞬间冲散了模拟考带来的疲惫和压力!那“五百块”的目标,仿佛又清晰、更近了一步!
“当然,” 李老师话锋一转,声音恢复了严肃,“距离真正比赛还有一周!暴露出的问题,比如细节上的疏忽、步骤的规范性、还有时间的极限掌控,必须抓紧弥补!尤其是你,江屿,” 他再次点名,语气加重,“中考复习的节奏也不能落下!竞赛是冲刺,中考是根本!别顾此失彼!好了,放学!”
李老师的话像一盆温水,肯定了江屿的努力,却也浇醒了他被模拟胜利短暂麻痹的神经。
竞赛冲刺在即,但中考的号角也从未停歇!他收拾好书包,将那张凝聚着汗水和短暂胜利的模拟试卷小心地夹进书本里,如同珍藏一枚初露锋芒的勋章。
走出教室,闷热的晚风扑面而来。江屿的脚步却比来时轻快了几分。
沈星若从后面走过,脚步微顿,清冷的目光扫过他略显疲惫却眼神明亮的侧脸,只留下一句平淡却清晰的话:
“反证法的矛盾点,选得不错。但倒数第二步,模运算的等价变换可以更简洁。省下的时间,够检查一遍选择填空。” 说完,她已越过他,淡蓝色的身影融入放学的人流。
江屿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立刻从书包里翻出那张模拟卷,找到最后那道题,看着沈星若指出的步骤,恍然大悟!是啊!自己绕了个小弯子!如果按她说的做,至少能省下两分钟!
一丝由衷的佩服和暖意涌上心头。他收起试卷,抬头望向筒子楼的方向。夕阳的余晖给破旧的楼房镀上了一层短暂的金边。
他知道,家里等待他的,是母亲可能依旧痛苦的咳嗽,是陈姨可能送来的汤药,是堆积的作业和需要缝补的生活。但此刻,他心底那簇名为“搏一次”的火焰,因模拟场的锋芒初露和沈星若精准的点拨,燃烧得更加炽烈而坚定。
他握紧了书包带,迈开脚步,走向那栋在暮色中沉默伫立的老楼。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