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月背区的白昼只剩 48 小时,阳光斜斜地穿过防尘罩,在舱内投下狭长的光斑。周深盯着氦三实验控制台,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的能量转化比正一点点向上攀爬:0.87、0.88……

“再加 1% 的磁场约束强度!” 他对着麦克风喊,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太阳能板的指示灯全亮,功率输出稳定在峰值 —— 这是白昼最后的馈赠,过了这 48 小时,再想获得如此充沛的能源,就得等 15 天后的下一个白昼了。

林小满正在给最后一箱藻类做封装,墨绿色的藻群在阳光下挤得满满当当,氧气检测仪的数字定格在 95%。“152 升氧气,刚好够 15 天黑夜,” 她用胶带密封培育舱的接口,“核裂变发电机的循环系统我检查过了,流量稳定,够给藻类供氧。” 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陈悦喊:“打印的通信外壳呢?我得把藻类数据存进去,万一黑夜信号断了,留个备份。”

陈悦刚给 3D 打印机换完最后一批土壤原料,闻言举起两个银灰色的外壳:“早准备好了,加了防磁涂层,核裂变的电磁干扰影响不到。” 她看了眼舱壁上的倒计时,眉头微蹙:“只剩 48 小时,还能打一个舱体加固件,要不要试试?”

周深的声音从实验舱传来:“打!必须打!黑夜时核裂变带不动重型设备,舱体要是出点小问题,只能靠人工修,多一个加固件就多一分底气。” 他顿了顿,补充道,“氦三实验到 0.89 了,稳住,争取破 0.9。”

虹湾区的黑夜已进入第 4 天,距离白昼只剩最后 24 小时。赵启明靠在核裂变发电机旁,闭目养神却毫无睡意。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月背区的氦三实验视频,周深调试设备的侧脸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还有 24 小时,” 他轻声对自己说,“该把所有准备工作过一遍了。”

吴悠的绿豆芽已经长到 4 厘米,子叶完全展开,露出嫩绿的真叶。“最后一次黑夜浇水,” 她小心翼翼地把营养液注入培育盒,“等白天太阳出来,就让它们晒晒太阳,看看能不能长得更快。” 她摸了摸培育架的温度,18.5℃,余热回收装置运转正常,“核裂变够稳,没什么可担心的。”

李昂把氦三实验的所有备件摆成一排,逐一贴上标签:“磁场线圈、冷却管道、传感器…… 齐了。” 他拿起最后一个标签,犹豫了一下,贴在了 “备用喷头” 上 —— 那是按月背的铝元素配方准备的,“周深他们能靠拆东墙补西墙撑过去,咱们得更稳妥点。” 他忽然想起飞升器,又跑去看了眼燃料表,65%,依旧纹丝不动,像块压舱石。

月背区的午后,氦三实验迎来了白昼的高光时刻。当能量转化比突破 0.9 的瞬间,周深、林小满和陈悦同时欢呼起来,声音在舱内回荡。“成了!” 周深拍着控制台,掌心发红,“1.03 特斯拉,约束时间 3 分钟,数据全记录了!”

林小满立刻把数据导入通信外壳:“发虹湾区一份,存本地一份,双保险。” 她看着培育舱里安静的藻类,忽然觉得这些微小的生命比氦三数据更让人踏实 —— 它们是氧气,是活下去的基本盘。

陈悦的 3D 打印机在日落前两小时完成了最后一个加固件。“共打印 9 个关键零件,” 她在日志里记录,“能耗较预算节省 12%,太阳能利用率超预期。” 她摘下头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窗外的太阳正一点点沉入环形山,“白昼要结束了。”

周深关掉氦三实验设备,开始做黑夜前的最后检查。“核裂变切换至黑夜模式,功率稳定,” 他对着清单念,“生态舱氧气循环启动,通信设备切换至低功耗模式,3D 打印机断电封存…… 齐了。” 他最后看了眼屏幕上的 0.9,笑了笑:“留给虹湾区的礼物,够重了。”

虹湾区的黑夜,最后几小时格外漫长。赵启明收到月背的 0.9 数据时,激动得差点碰倒水杯。“0.9!” 他把数据转发给吴悠和李昂,“他们做到了!咱们白天争取冲到 0.95!”

吴悠正在给绿豆芽盖保温布,闻言手一抖,保温布掉在地上。“太好了!” 她捡起布重新盖好,“这说明氦三在月球上真能行,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数字。”

李昂对着数据反复计算:“1.05 特斯拉,输入功率提到月背的 1.1 倍,太阳能够,没问题。” 他忽然听到通信器里传来周深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虹湾,我们的白昼结束了,接下来看你们的。”

“放心,” 赵启明对着麦克风说,“不会让你们的 0.9 白跑的。”

月背区彻底沉入黑夜,核裂变发电机的低鸣成了唯一的声音。周深躺在睡袋里,听着林小满轻微的鼾声和陈悦敲击键盘的声音 —— 她在整理白昼数据。窗外,星光璀璨,比地球任何地方都亮。

虹湾区的地平线上,终于泛起一丝微光。赵启明、吴悠和李昂同时站到舷窗前,看着那颗橙红色的太阳一点点爬上来,光芒刺破黑夜,将月面染成金色。

“白昼到了,” 赵启明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氦三实验的启动键,“开工。”

月背区的周深收到虹湾的启动信号时,正对着黑夜的星空发呆。他笑了笑,在日志里写下:“白昼的接力棒交出去了,黑夜的我们,等着他们的好消息。”

核裂变发电机依旧在两个基地里低鸣,像永恒的心跳。而此刻,虹湾区的太阳能板已开始贪婪地吸收阳光,氦三实验的控制台屏幕上,能量转化比的数字正缓缓跳动 —— 新的白昼,新的冲刺,在月球的尘埃里,正无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