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洪飞抱着棉袄,眼泪掉在上面,晕开一小片水渍。他知道,这棉袄的棉花,是郑奶奶把自己的旧棉袄拆了,重新弹过的;这布,是她用攒了很久的鸡蛋换的。

他穿着新棉袄去上课,同学们都说“洪飞,你这件棉袄真暖和”。他笑着点头,心里却像揣着个小火炉,暖烘烘的。

期末考试,洪飞考了全班第一。他把奖状寄回村里,想象着郑奶奶看到奖状时的样子,一定笑得合不拢嘴。

放寒假回家,他刚走到村口,就看见郑奶奶拄着拐杖在等他。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头发又白了不少,看见他,眼睛一下子亮了,“小飞,回来了!”

洪飞跑过去,扶住她,“奶,这么冷的天,您咋在这儿等?”

“我听货郎说你今天回来,就来看看。”郑奶奶拉着他的手,摸了摸他的脸,“瘦了,是不是在学校没吃饱?”

“没有,奶,我吃得好着呢。”洪飞赶紧说,从包里掏出两斤水果糖,是他用奖学金买的,“给您买的,甜的。”

郑奶奶剥开一颗,放在嘴里,眯着眼睛笑,“真甜,比山里的野枣还甜。”

那个寒假,洪飞每天都帮郑奶奶挑水、劈柴,晚上就坐在炕边,给她讲县城里的事。郑奶奶听得很认真,时不时问一句“那楼真有那么高?”“汽车跑得比兔子还快?”洪飞每次都耐心地回答,他知道,郑奶奶是想离他的世界近一点。

临走时,郑奶奶又塞给他一个布包,里面是她连夜烙的玉米饼。“到了学校,别舍不得吃。”她叮嘱道。洪飞点点头,看着她鬓角的白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早点出息,让她过上好日子。

第三章 奋斗的岁月

高中三年,洪飞像疯了一样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到操场边的路灯下背书;晚上宿舍熄灯了,他就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书。王磊说他“不要命了”,他只是笑笑,他知道,他没有退路。

郑奶奶每个月都会托货郎给他捎点东西,有时候是一把炒花生,有时候是几双她纳的布鞋。她从不问他学习累不累,只说“别熬坏了身子,按时吃饭”。

有一次,洪飞得了急性阑尾炎,住院要开刀。他攥着手里仅有的几十块钱,急得直转圈。王磊跑回家,把这事告诉了他爸妈,王磊的爸爸是县城医院的医生,帮他减免了大部分医药费。

住院的时候,他给村里打了个电话,让村长转告郑奶奶,他很好,就是有点感冒,让她别担心。他怕她知道了,又要急得睡不着觉。

出院后,他收到郑奶奶捎来的包裹,里面是一篮子鸡蛋,还有一张纸条:“听说你感冒了,多吃点鸡蛋补补。我让隔壁二柱子给你捎去的,他去县城卖菜。”洪飞看着那些鸡蛋,每个都擦得干干净净,心里一阵发酸。他知道,郑奶奶自己舍不得吃,攒了一个多月才攒下这些。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洪飞拿着成绩单,手都在抖。他考上了省城的大学,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村长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喊了三遍,全村人都来他家道喜,郑奶奶来得最晚,她拄着拐杖,手里拎着一只老母鸡,说是“给小飞补补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