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探长,”苏映真站起身,“沈墨之先生是被人用隐秘又精巧的手段谋杀的。
凶手利用了这个修复好的自鸣钟作为凶器。
毒物很可能就藏在钟的内部,通过某种延时或触发装置,
在特定时间(比如11点45分)释放出来,被沈先生吸入或接触致死。
那诡异的微笑,可能是某种神经毒素在起作用。这绝不是普通的仇杀或劫财。”
她指向钟外壳的藤蔓、死者指尖的靛蓝污渍以及气孔内的蓝粉:
“所有的线索,再次指向那个神秘的蛇藤标记,以及史密斯案中未解的毒药来源和靛蓝布网络。
这是一次有预谋的灭口,带有强烈仪式感和警告意味。”
胡探长听得脊背发凉:“灭口?沈先生知道什么?”
“他修复的,恐怕不止是钟表。”苏映真眼神锐利,
“他修复的,可能是某个秘密的关键部件,
或者他认出了那个蛇藤标记代表的东西,触碰了不该碰的秘密。”
2 暗流永昌
“真晚事务所”内气氛凝重。工作台上,并排放着三个证物袋:
1. 从沈墨之脸上提取的幽蓝色晶体颗粒。
2. 从自鸣钟气孔内提取的深蓝色粉末。
3. 那片印有蛇藤标记的茶叶。
林晚照托着腮,愁眉苦脸:“映真,老孙头那边我去了。
他说‘永昌号’的特制靛蓝颜料,掺冰晶石的,
最近几个月确实还在少量生产,但订单非常隐秘,都是现金交易,不留底单。
送货地址五花八门,都是些不起眼的仓库或者当铺代收点,查不到真正的买家。
而且买家要求极其严格,颜料里必须加入一种他们提供的‘特殊增色剂’。
老孙头偷偷留了一点点那‘增色剂’的样本。”她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极少量灰白色的粉末。
苏映真立刻对三份样本和“增色剂”进行初步检验。显微镜下:
幽蓝晶体:形态独特,棱角分明,在特定光线下折射出妖异的光泽。
初步试剂反应显示,它含有高浓度的生物碱成分,
但结构比乌头碱更复杂,毒性可能更烈,且作用方式不同
(可能是作用于中枢神经,导致肌肉麻痹和诡异的欣快感?)。
气孔蓝粉:主体是靛蓝颜料颗粒,
但掺杂了大量那种灰白色“增色剂”粉末,以及少量幽蓝晶体的碎屑。
茶叶标记:符号的墨迹成分复杂,似乎含有某种金属氧化物。
“增色剂”:灰白色粉末在显微镜下呈现多孔结构,像是某种…吸附剂?
它在靛蓝颜料中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增色?
“这‘增色剂’…”苏映真沉吟道,“不像是为了染色。
它更像是一种载体?或者说稳定剂?用来包裹、稳定那种剧毒的幽蓝晶体?”
她将一点“增色剂”粉末放入装有清水的试管,再加入微量幽蓝晶体。
奇迹发生了:晶体迅速溶解,溶液变成一种极其稳定的幽蓝色液体,
同时,那股甜腻中带着幽冷的气息,再次弥漫开来,比之前更加浓郁诡异。
“明白了。”苏映真眼中寒光一闪,“靛蓝颜料本身只是伪装。
‘永昌号’生产的这种‘特制颜料’,真正的核心是这种灰白色的‘增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