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开那份冗长到令人绝望的最新条款,在搜索框里输入“魅力值”、“储备”、“约束机制”等关键词。结果跳出来的条目繁杂无比,充斥着“动态魅力熵评估”、“视觉吸引力波动系数”、“观众情感粘性阈值”等完全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关于“约束机制”的部分描述极其模糊,只提到“在用户未能满足合约规定的核心价值指标(如魅力值储备低于安全阈值)时,平台有权依据技术规程启动相应优化流程,以确保用户虚拟形象的价值稳定及合约履约能力”。
优化流程?这是什么意思?
苏娅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她试图联系当初那个热情洋溢的“客户经理”,但对方的状态永远显示“忙碌”或“不在服务区”。平台的AI咨询服务台只会用千篇一律的甜美声音回复:“抱歉,关于魅力值储备的具体计算规则属于核心算法机密,无法透露。请用户专注于内容创作,提升直播质量,自然能够维持良好的魅力值状态。我们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虚拟体验。”
没有明确的解释,没有清晰的规则。只有一个冰冷的预警,像一把悬在头顶的、不知何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她被推入了一个由算法定义价值的游戏,却连游戏规则是什么都不知道。唯一明确的是,她抵押出去的真实面容,在算法的天平上,分量正变得越来越轻。
恐慌变成了沉重的焦虑,沉甸甸地压在苏娅的心头和胃里。她开始失眠,即使在直播的间隙,那张虚拟的完美笑脸下,真实的她手指冰凉,手心不断冒出冷汗。她强迫自己更频繁地开播,延长直播时间,在镜头前(或者说在虚拟形象的驱动下)更加卖力地调动情绪,模仿着系统推荐的最受欢迎的表情包和语气词,像个上了发条的玩偶。
“宝宝们!今天给大家带来超级福利哦!点关注加入粉丝团,抽三位幸运宝宝送出价值9999钻石的限定虚拟星空背景!”虚拟苏娅的声音甜得发腻,每一个字都在极力展示着毫无瑕疵的讨好姿态。真实的苏娅则盯着监控后台那根代表“实时魅力值”的曲线,它像一条濒死的蛇,微弱地起伏着,始终没有突破那条代表安全阈值的绿色虚线。
巨大的疲惫感和一种被彻底掏空的虚无感笼罩着她。这天晚上,她终于在凌晨两点疲惫不堪地下播。断开连接的眩晕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强烈,眼前阵阵发黑。她踉跄着扑到狭小洗手间的镜子前,拧开水龙头,用冰冷的自来水狠狠冲洗着脸颊,试图驱散那股令人作呕的虚脱感。
冰凉的水流冲刷过皮肤,带来短暂的刺激。她抬起头,看向镜中真实的自己。
视线有些模糊,她甩了甩头,抹掉脸上的水珠,凑近镜子。
镜子里的人形容憔悴,眼窝深陷,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惊恐和茫然。然而,就在她目光聚焦的刹那,一种怪诞的感觉攫住了她。
她的左脸颊,颧骨下方靠近嘴角的地方……好像……有点不对劲。
那里的皮肤,颜色似乎比周围更深一点点?像是一小块刚凝固的、不太均匀的蜡烛油?又像是……一块苹果皮,被粗暴地揭掉了薄薄一层后留下的痕迹?
苏娅呼吸一窒,心脏狂跳起来。她猛地凑得更近,手指颤抖着摸向那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