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飘着的除了牛油香,好像还有点别的东西——是那种“大家都有搭子”的热闹气。我夹起一片藕,咬下去咔嚓响,心里突然空落落的,像锅里少了勺盐似的。
啧,原来一个人吃火锅,爽是真爽,可这偶尔冒出来的孤独感,也是真的挺具体的。
正愣神的功夫,对面的椅子突然“吱呀”一声被拉开了。
“嘿,帅哥,一个人?不介意搭个桌吧?”
抬头一看,是个眼睛亮亮的姑娘,梳着高马尾,笑起来嘴角有点弯弯的。我下意识坐直了点,带着点戒备问:“你也一个人?”
她“哐当”把背包砸在对面椅子上,开啤酒的动作比谁都野:“一个人吃火锅怎么了?总比陪客户假笑强吧?”
我还没来得及应声,就见她自己拿起桌上的啤酒,“啪”地拉开拉环,给自己倒了半杯,泡沫顺着杯壁往下淌。
“跟你说啊大哥,”她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语气特轻快,“我真觉得一个人挺好的。自由自在,不用看谁脸色,也不用迁就谁的口味。想吃辣就往死里加,想喝酒没人拦着,闲了约两三个朋友聚聚,多舒坦。”
我没接话,就笑了笑摇摇头。
她倒不介意,用下巴指了指斜对面那桌:“你还别不信。你看那对小情侣,女的涮毛肚恨不得在红汤里泡三分钟,男的夹个菜都得在清汤里涮半天,额头上汗都下来了——这不就是迁就?看着其乐融融,底下说不定还得互相将就呢。咱这样多好,想吃啥吃啥,多痛快。”
我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样子,突然觉得这话好像也有点道理。但转念又想起刚才那男生给女生压土豆泥的样子,还有老人给孩子吹凉肥牛卷的动作——那种迁就里,好像也藏着点别的东西。
是什么呢?
没等我想明白,姑娘已经举着杯子跟我碰了下:“来,走一个。敬咱这自由自在!”
我举起杯子,没说话。答案是什么,好像不急着弄清楚了。慢慢吃,慢慢想,反正今天有的是时间。
临走的时候,她掏出手机晃了晃:“加个微信?世界这么大,能在一锅里涮过毛肚,也算是缘分了。”
我扫了码,备注跳出“夏天”两个字。她笑起来眼睛更亮了:“就叫夏天,不是季节那个夏,是姓氏的夏。天是海阔天空的天。”
加微信的功夫聊了几句,才知道她不是本地人,背着个双肩包在这城市晃了快一周了。“总觉得年轻时候不出来转,老了就动不了了,”她扒拉着手机里存的攻略,语气里带着点雀跃,“你想啊,世界这么大,光困在一个格子间里多亏得慌。”
说这话时,她正翻到一张在山顶拍的日出,橘红色的光漫过天际线,看得人心里一动。
结账的时候她抢着付了自己那半,说“萍水相逢,AA最自在”。出了火锅店,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暖,她挥挥手说要去下一个景点,转身时马尾辫甩得老高。
看着她走远的背影,突然想起刚才她说的话。是啊,世界这么大——过去这几年,我好像把“看看”这事,都排在了KPI和截止日期后面。
手机震了一下,是夏天发来的消息,附了张她刚拍的街角老槐树:“你看这树,枝桠都快伸到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