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态度。” 我说,“内测可以按流程,抽样,反馈,公示,合不合格都要写清楚。我不发水帖。”
他笑了一声,像在敷衍:“你现在这么较真?”
“我一直这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他说:“迟迟,你别把团购当事业。”
我把手机拿远一点,盯着天花板上那圈光。“不是我把它当事业,是很多人需要它是个正经事。”
他像没听见,继续讲自己的逻辑:“我这个产品进你群有好处,你也能涨粉,互相成全一下,别太死板。”
我深吸一口气,“你可以找别的群。我的群只发真实体验。”
他 “嗯” 了一声,语气凉凉的:“行。你挺有原则。” 电话挂了。
我低头看自己手里那本手账。指尖有点凉。我把今天的账目整理成表格,打印出来,第二天早上去电梯口,把它贴在二维码旁边。标题写得很大:昨天账目公开,收入,成本,退款,补偿,损耗,一目了然。
上班的人路过停了停,有人拍照,有人点头。一个大叔笑眯眯地说:“小姑娘,做得好。”
上午十点,盛骁把他的产品样机送到物业办公室,言简意赅:“按你们流程走。” 叫我去签收。我戴着手套接过来,表格上签了字。
看样机的时候、我认真做了三件事:试用、拍照、记录缺陷。闻舟过来、压低声音问:“要不要我帮你写测评模板?” 我摇头:“我有。”
午后,群里发起了内测报名,我只开放了十个名额,按顺序抽选。大家很踊跃,但留言区也有一条冷箭:“团长发点好评也不亏吧?别那么正经。”
我没回。晚上八点,我把第一波体验帖发出来,优点缺点并排列,最后一句:“不建议立刻入手,等下次升级固件。”
十分钟后,盛骁给我发了条消息:你这是砸我项目。
我看着那行字,想起民政局外的风。他喜欢用 “项目” 这个词,仿佛它比我更重要。
我回:我只对群里负责。
一会儿,他又发来一句:“你还是那个只会过日子的江迟。”
我笑了一下,打字:谢谢夸奖。
第二天,我在电梯口贴了第二张纸。这次是 “团购一周回顾:复购、差评、改进”。底下有人写留言:“靠谱” “谢谢” “下次想要小份菜套餐”。
中午,远处有两个女生路过,压着声音说话:“倒腾菜能赚多少?她还挺认真。” 另一个说:“体面嘛,各有体面。” 她们的眼神从我的袖口滑过,停在我的护肩贴上。
我像没听见,拿出透明胶再压一遍边。“咔” 的一声,纸更服帖了。
下午五点,群里进来一个新号,头像是卡通。他在一条旧帖下面留了言:听说团长收回扣?不然为啥帮某些品牌说话?
这句话像一颗小钉子,钉在屏幕上。几秒钟之内,下面冒出三个问号。
我还没回,盛骁给我发来消息:你看吧,太正经也没用。
我把手机放在桌上,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明天要发的 “进销存明细”。每一条进出,我都打上编号。我给自己倒了杯温水,手还是有点冷。
夜里十一点半,我把 “明细” 拍成图片,保存好。然后在群里发了一条通知:明天晚上八点,我直播拆箱,对比,溯源;关于 “回扣” 的所有质疑,欢迎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