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草木的生命漫长而安静,可人间的故事,才刚刚在他眼前展开。

第二章:渭水遇渔

离开长安不过数日,露生便迷上了人间的路。

他不必像凡人那样担心食宿,饿了便采路边的野果,渴了就饮溪涧的活水,夜里寻一棵老树,借着枝桠便可安睡。草木都认得他这同类,槐树会为他挡雨,芦苇会指引他避开泥泞,连田埂上的狗尾巴草,都会轻轻蹭他的裤脚,像是在打招呼。

这日午后,他走到渭水岸边。正是暮春时节,渭水涨了些水,浊浪滚滚,岸边却杨柳依依,紫燕翻飞。几个渔人正收起渔网,其中一个老渔翁的网中,除了几条小鱼,还缠了一株被水流冲来的水草,叶片已有些发黄。

露生走过去,指尖轻轻拂过那株水草。水草像是打了个激灵,枯黄的叶片竟泛起一丝绿意。“它还活着。”他对老渔翁说,声音里带着些急切。

老渔翁愣了愣,见他是个面生的少年,眉眼干净得像山涧的水,便笑道:“不过一株水草,死了便死了,有什么打紧?”

“万物都有活的念想。”露生小心地将水草从网中解下,走到岸边,将它放进浅水里,又用指尖蘸了些溪水,滴在草叶上。那水草竟像是有了力气,顺着水流轻轻摆动,仿佛在向他道谢。

老渔翁看得稀奇,上下打量他几眼:“看你不像本地人,要往哪里去?”

“不知道。”露生据实以告,“就想看看这人间。”

“呵,人间有什么好看的?”老渔翁收起渔网,往岸边的草棚走,“不过是为了一口饭吃,风里来雨里去罢了。”他见露生跟着自己,便邀他进棚里坐坐,又从腰间解下一个酒葫芦,倒了半碗米酒递给他,“尝尝?解解乏。”

露生接过酒碗,抿了一口,只觉得辛辣中带着些微甘,一股热流从喉咙淌到胃里,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老渔翁哈哈大笑:“看你这模样,怕是连酒都没喝过。是哪家的公子,跑出来玩的?”

“我不是公子,我是金枝玉叶。”露生认真地说。

老渔翁只当他说的是戏言,摇摇头道:“我姓王,人家都叫我老王头。在这渭水边打了一辈子鱼,见过的人多了,却没见过你这样的。”他指着远处的渡口,“再过几日,就是渭水神诞,渡口会有庙会,有唱戏的、卖糖人的,热闹得很。你要是不急着走,不妨去看看。”

露生听得眼睛发亮。他在长安城里见过热闹,却没见过水边的庙会。“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老王头笑着,开始收拾渔网,“不过庙会人多,你可要当心些。去年就有个外乡的姑娘,被人偷了钱袋,哭了半天。”

露生点点头,心里却想着:若是有人欺负草木,他能护着;若是有人欺负人呢?他摸了摸腰间的钱袋,那是长安主人给的,他还没花过一个子儿。

接下来的几日,露生便在渭水岸边住下。他帮老王头修补渔网,听他讲渭水的故事:哪里的水流急,哪里藏着大鱼,哪个浅滩的芦苇荡里,住着会唱歌的水鸟。他也告诉老王头,哪棵柳树的树洞里住着松鼠,哪片芦苇丛下藏着刚孵化的小鱼苗。老王头起初只当他是孩子话,直到有一次,按露生说的位置撒网,竟网到了一尾足有三尺长的大鲤鱼,才渐渐信了这少年有些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