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庙会前一日,露生在岸边的沙地上,用指尖画了许多小小的金枝玉叶图案。他想,若是有人迷路了,看到这些图案,或许能想起回家的路。老王头见了,只笑着摇头:“这孩子,真是个痴的。”

可他不知道,那些被露水打湿的图案,到了夜里,竟发出淡淡的绿光,照亮了晚归渔人的路。

第三章:庙会风波

渭水神诞那日,渡口果然热闹非凡。

临时搭起的戏台子上,花旦正咿咿呀呀地唱着《洛神赋》,台下挤满了看客,叫好声此起彼伏。戏台旁,卖糖画的老汉正用铜勺在青石板上浇出一条鳞爪分明的龙,引得孩子们围着拍手。还有卖香囊的、捏面人的、耍杂耍的,吆喝声、欢笑声混在一起,比渭水的浪涛还要喧闹。

露生穿着那身淡绿襦衫,站在人群中,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他看着捏面人的师傅,三捏两捏就变出个孙悟空,忍不住伸手想去碰,却又怕弄坏了;他闻着糖画的甜香,喉咙动了动,却不知道该怎么换;一个卖花姑娘篮子里的芍药开得正艳,见他看得入神,笑着递给他一朵:“公子喜欢?送你吧。”

露生接过芍药,指尖轻轻一碰,原本有些蔫的花瓣立刻舒展起来,红得像一团火。“谢谢你。”他认真地道谢,将花别在衣襟上。

正看得高兴,忽然听到一阵争执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正拽着一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嘴里骂骂咧咧:“小丫头片子,敢偷我的钱袋?看我不送你去见官!”

小姑娘吓得脸都白了,眼泪汪汪地辩解:“我没有!我没有偷你的钱!”

“还敢狡辩?”年轻人举起手里的钱袋,“这不是我的是什么?刚才就你在我身边转悠!”

周围的人渐渐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说:“看这丫头穿得破破烂烂,怕是真偷了。”也有人说:“说不定是误会呢?”

露生挤进去,看到小姑娘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麦饼,指缝里还沾着泥土,眼睛哭得红红的,像受惊的小鹿。他又看了看那年轻人,见他腰间的钱袋鼓鼓囊囊,不像是缺这点钱的样子,便忍不住开口:“你怎么知道是她偷的?”

年轻人见他是个陌生少年,挑眉道:“我亲眼看见她碰了我的腰!不是她是谁?”

“碰了不一定是偷。”露生走到小姑娘身边,挡在她前面,“我刚才看见,是你的钱袋自己掉了出来,她捡起来想还给你,你倒好,反过来冤枉她。”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愣住了。年轻人脸色一变:“你胡说!我什么时候掉钱袋了?”

“就在那边,卖糖画的摊子前。”露生指着不远处,语气平静却笃定,“你当时在看糖画,没注意钱袋松了绳。这姑娘追了你一路,想还给你,你却没听见。”

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卖糖画的老汉都点头:“好像是有个丫头刚才在我摊子前张望,还问过穿蓝布衫的公子往哪去了。”

年轻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看看周围人怀疑的目光,又看看露生清澈却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终于讪讪地松开了手:“是……是我看错了,对不住了小姑娘。”说完,揣着钱袋匆匆挤开人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