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盒伤药成了两人之间无声的默契。李砚依旧沉默寡言,却会在武昭咳嗽时悄悄煮好润肺的梨汤,会在她疲惫时轻轻为她按揉太阳穴。武昭也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有时批阅奏折到深夜,会让他坐在旁边的小凳上打盹。

危险在悄然逼近。丞相魏庸联合几位藩王,以“清君侧、诛奸佞”为名,开始在边境调动兵力。二皇子武承煜趁机拉拢京畿禁军,甚至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御书房当差。太监们的争斗也愈发激烈,王德福被刘公公设计陷害,差点丢了掌印太监之位。

李砚敏锐地察觉到山雨欲来。他利用去各宫送文件的机会,悄悄记下禁军换防的时间、粮草运输的路线,甚至偷偷临摹了二皇子府的地图。夜里,他把这些信息写在极薄的桑皮纸上,藏在床板的缝隙里。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前世的历史知识告诉他,兵变往往发生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

更让他不安的是五公主的态度。有次他去内务府领笔墨,远远看到武灵溪和二皇子在说话,五公主的目光时不时朝他这边瞟,眼神复杂。李砚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待在御书房这个是非之地了。

第五章 兵变血色夜

李砚开始暗中谋划退路。他知道宫里最有话语权的除了王德福,就是深居简出的“老祖宗”——一位伺候过先帝的老太监,如今虽不管事,却在太监群体里威望极高,连王德福都要敬他三分。

他把自己攒了半年的月钱和那半块玉佩偷偷送给了老祖宗身边的小太监,只求能再见老祖宗一面。老祖宗住在偏僻的静心苑,见他时正闭目养神,听完他的请求后,慢悠悠地说:“你想离开御书房?那里可是离权力最近的地方。”

“奴才福薄,担不起陛下的恩宠,只想找个清静地方伺候主子。”李砚跪在地上,态度无比恭敬,“听说六皇子殿下身边缺个大伴,奴才愿去伺候殿下读书。”

六皇子武承佑才刚满八岁,是个不得宠的妃子所生,体弱多病,一直住在皇宫最偏僻的角落,从没人把他当成威胁。老祖宗睁开眼,深深看了他一眼:“你倒是会选地方。也罢,看在你还算懂事的份上,咱家帮你说说。”

就在李砚以为能顺利脱身时,兵变爆发了。重阳佳节那天,女帝按惯例在天坛祭天,魏庸和藩王们趁机以“女帝暴政、秽乱宫闱”为由,发动早已埋伏好的军队包围了天坛,京城里的二皇子也趁机调动禁军控制宫门,一时间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护驾!快护驾!”王德福吓得面无人色,指挥着御林军抵抗。李砚紧紧跟在女帝身边,看着叛军如潮水般涌来,心里一片冰凉。他终于明白,自己收集的那些信息根本微不足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算计都显得可笑。

女帝武昭却异常镇定,她拔出侍卫腰间的佩刀,亲自斩杀了几个冲上来的叛军,鲜血溅在她的龙袍上,竟让她衰老的脸上泛起一丝狰狞的血色:“魏庸老贼!武承煜逆子!竟敢谋逆!”

她对着身边的亲卫队长低声吩咐了几句,队长领命后迅速消失在混乱中。没过多久,叛军后方突然传来喊杀声——原来是女帝早就埋下的伏兵,趁着叛军主力围攻天坛,抄了他们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