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石头也抱怨道:“是啊掌柜的,咱们这儿除了茶水,也没别的新鲜玩意儿,客人都听腻了。”

林砚秋听着他们的话,心里忽然一动。他想起自己在历史书上看到过,宋代的市民文化很繁荣,人们喜欢各种娱乐活动。茶馆不仅仅是喝茶的地方,更是社交和娱乐的场所。

“王掌柜,”林砚秋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我倒有个主意,或许能让咱们茶馆的生意好起来。”

王掌柜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哦?你有什么主意?说说看。”

“咱们可以在茶馆里搞点新花样。”林砚秋组织了一下语言,“比如,除了请说书先生,还可以搞一些小游戏,让客人参与进来,赢了有小奖品,输了也没关系,图个乐子。”

“小游戏?”王掌柜和小石头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嗯,”林砚秋点点头,“比如猜谜。我们可以写一些谜语贴在墙上,客人猜中了,就送一壶茶或者一碟小点心。这样既能吸引客人,又能让他们在茶馆里待得更久。”

他在现代的时候,经常玩各种桌游、猜谜游戏,知道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王掌柜皱着眉头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似乎可行:“猜谜?这倒是新鲜。可我们也不会编谜语啊。”

“我会!”林砚秋连忙道,“我以前看过一些,可以试着编几个。”

其实他是打算把现代的一些简单谜语改编一下,符合宋代的语境就行。

王掌柜见他说得认真,决定试试:“行,那你就先编几个看看。要是真能行,我给你加工钱!”

“谢谢王掌柜!”林砚秋高兴地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秋利用空闲时间,绞尽脑汁地回忆和改编谜语。他避开了那些涉及现代事物的谜语,尽量用宋代人熟悉的东西做谜面。比如“小时穿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谜底:青蛙);“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走,有翅难飞”(谜底:鱼)。

他把编好的十几个谜语写在宣纸上(幸好他大学练过一阵子书法,写毛笔字不算太丑),王掌柜找了个木匠,做了个木架子,把谜语贴在上面,放在茶馆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写着“猜中者赠粗瓷茶杯一个”。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竟然真的引起了轰动。

一开始,只是几个路过的闲人好奇地围过来看,对着谜语指指点点。有人猜中了第一个谜语,王掌柜果然送了他一个粗瓷茶杯,虽然不值钱,但大家觉得新鲜有趣,纷纷奔走相告。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到王记茶馆来猜谜,茶馆里一下子变得座无虚席。有的人没猜中,不甘心,就点壶茶坐下来慢慢想;有的人猜中了,拿到奖品,得意洋洋地向周围人炫耀。茶馆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不仅茶水卖得多了,连带着王婆婆做的小点心也销量大增。

王掌柜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夸林砚秋聪明,当场就给他涨了工钱。小石头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林砚秋心里也很高兴,这不仅是因为得到了认可,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的现代知识,在这个时代并非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