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女人的背影,和她昨晚看到的人影一模一样。

“这女人是谁?”林砚指着照片问。

文员摇摇头:“不知道,报纸上没写,可能是围观群众吧。”

林砚把照片拍下来,又问起钟楼钥匙的事,文员说钥匙早就丢了,社区也没想过要重修钟楼,反正早晚要拆。

从社区办公室出来,林砚再次回到钟摆路口。中午的阳光很烈,路面被晒得发烫,昨天的刹车痕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

她站在路口中央,抬头望着钟楼的指针。三点十七分,这个时间像一根刺,扎在每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人心里。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钟楼顶端传来“哐当”一声轻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掉了下来。

林砚抬头,看见一片蓝布从第四层的破窗户里飘出来,打着旋儿往下落,最后挂在了二楼的窗台上。

那是一块很旧的蓝布,边缘已经磨损,上面沾着些深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

3 蓝布衫上的奶渍

林砚盯着窗台上的蓝布看了很久。

她想上去把布拿下来,可钟楼的大门被焊死了,铁条之间的缝隙只能塞进一只手。她绕到钟楼后面,发现有一段排水管松了,锈迹斑斑的铁管歪歪扭扭地贴在墙上,似乎能攀着爬上去。

犹豫了几分钟,她还是抓住了排水管。铁管很烫,锈迹蹭得手心发疼,她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爬到二楼时,终于够到了那块蓝布。

布很沉,像是吸饱了水。林砚把布拽下来,展开一看,是一件女人的斜襟衫,蓝布上绣着几朵褪色的梅花,领口处有一块淡黄色的污渍,边缘已经发硬。

“这是奶渍。”一个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林砚吓了一跳,手一松,差点从排水管上掉下去。她回头,看见张婆婆站在楼下,手里拎着个菜篮子,正仰头看着她。

“婆婆,您怎么来了?”

“我买菜回来,就看见你在这儿瞎折腾。”张婆婆的脸色很不好,“快下来!那东西不干净!”

林砚慢慢爬下来,把蓝布衫递给张婆婆。张婆婆捏着衣角,皱着眉:“这是当年那个女人的衣服,我记得——她总穿着这件蓝布衫,上面的梅花还是她自己绣的。她出事那天,怀里的娃刚满月,奶渍蹭在衣服上,洗都洗不掉。”

林砚的心里一阵发寒:“您怎么确定是她的?”

“我跟她住一个院。”张婆婆叹了口气,“那女人叫秀兰,是个苦命人,男人在工地上摔断了腿,她一个人打零工养家,出事那天是去给孩子买退烧药的。”

张婆婆的声音低了下去,像是在说给自个儿听:“那天也是个雨夜,我听见楼下有人喊,跑出去就看见卡车翻了,秀兰趴在地上,手里还紧紧攥着药盒,蓝布衫上全是血……”

林砚看着蓝布衫上的奶渍,突然想起剪报照片里那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原来她不是围观群众,她就是秀兰。

“这衣服怎么会在钟楼里?”

“谁知道呢。”张婆婆把衣服叠起来,塞进林砚手里,“你年轻,火力壮,拿着吧,说不定能了了她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