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正琢磨着,她突然站起来,抓起手机贴在耳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语气挺激动,手还比划着。

我心里一紧——不会是报警了吧?也是,哪有被偷了还笑的,肯定是气糊涂了,现在才反应过来要抓我。

我转身就想溜,刚迈出两步,却看见她挂了电话,转身进了厨房。

没一会儿,厨房里传来“哗哗”的水声,接着是煤气灶点火的声音。

透过窗帘缝,我看见她系着围裙(还是我那天帮她挂回门后的那条),在灶台前煮面条,嘴里居然还哼着歌。

月光落在她侧脸上,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一点眉毛,嘴角却翘着,煮面条的动作笨手笨脚,差点把锅铲掉地上。

我站在楼下的阴影里,手里攥着刚买的消毒湿巾,反复擦着手指。

晚风带着夏末的热意吹过来,可那两千块钱揣在兜里,却像揣了块烙铁,烫得我心口发慌。

这女的……到底什么毛病?

第三章:警察同志,她好像不太对劲

那两千块钱在我兜里揣了整整一周,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我坐立难安。

我找了份快递分拣的活儿,白天在仓库里搬箱子,晚上躺在刚换的干净被褥里,却总失眠。

闭上眼就是张雅家被打扫前的样子——发霉的泡面桶、黏糊糊的地板、堆成山的脏衣服,再一睁眼,又是她蹲在地上傻笑的侧脸。

这事儿太邪门了。

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那天是不是太累,产生了幻觉。

直到一周后的下午,我在仓库休息区刷招聘软件,手机突然弹出条本地新闻推送,标题长到离谱——《奇葩失窃案:小偷入室行窃后疯狂大扫除,失主报警竟只为寻其下落,称“想认识一下这位讲究人”》。

我的拇指悬在屏幕上,差点按碎钢化膜。点进去,配图是那栋我再熟悉不过的老单元楼,记者写得绘声绘色,连“地板擦得能反光”“衣服叠成豆腐块”都描述得一清二楚。

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采访内容:“市民张女士表示,家中虽失窃两千余元,但小偷留下的‘打扫成果’远超损失。‘比请十个家政都干净,连我妈都夸’。

张女士现已报警,再三强调‘绝不追究责任’,唯一诉求是希望警方帮忙找到该名小偷,‘就是想跟他说声谢谢,顺便……问问他有没有兴趣做兼职保洁’。”

兼职保洁?我对着手机屏幕,差点把刚喝进去的矿泉水喷出来。

这女的是脑子被门夹了?还是觉得我这“小偷”的职业不够刺激,想给我加个副业?

更离谱的是评论区,一群人在那儿起哄:“这小偷怕不是个强迫症吧?”

“求小偷联系方式,我家也需要大扫除!”“我赌五毛,这是爱情的开始!”

爱情?我对着屏幕翻了个白眼,手指却不受控制地往下滑,直到看见记者写的最后一句:“张女士称,从打扫细节看,对方一定是个心思细腻的人,‘说不定是遇到难处了,不然不会干这个’。”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居然是这么想的?

下午去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冰水,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两个拎着菜篮子的大妈在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