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杂志社那略显拥挤却满是活力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时针已悄然指向了夜晚八点,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淡淡的油墨味,所有人依然在为即将到来的盛大论坛而全力以赴地奋斗着。
“大家再加把劲啊!论坛的整体架构已经搭建好了,设计部的成果简直惊艳!”设计部刘立文那洪亮而又略带疲惫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是一剂强心针,“你们看这个logo,地球形状的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中间两个解事被紧密环绕其中,这象征着咱们杂志社所有人如同一个紧密的大家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这可是咱们这次论坛精神的完美体现啊!”
设计部的小林推了推那有些复古的黑色眼镜,眼中闪烁着如同星辰般的兴奋光芒,说道:“是啊,我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呢。签到台幕布、论坛大背景台也都是采用了深邃的蓝色基调,庄重、严肃,彰显着这次论坛的正式与成熟,仿佛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让人心生敬畏。还有胸牌,工作证、媒体证、嘉宾证、贵宾证,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辨识度超高,既华丽又不花哨,庄重而不轻佻,每一个胸牌都像是精心打造的艺术品,绝对让参会者眼前一亮!”
策划部的贾云清主任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和认真,接着说道:“我们策划部也是绞尽脑汁,根据论坛的主题,设计出了一系列相关议题,像农机与社会发展的进步、环境保护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了。我们就像一群探险家,深入挖掘每一个议题的内涵。还有社会相关的其他热点问题,社区与居民的矛盾化解,经济发展与人类美好生活的依赖关系等等,我们也根据广告部的反馈,设置了客户们感兴趣的、体现当地发展的案例分享,给予授牌奖励。而且,我们按照邀请的嘉宾情况,写了嘉宾演讲方向的稿件,统计学者的演讲题目,进行分门别类的安排梳理,核算时间,控场安排,确保论坛顺利进行,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磨,力求完美。”
“我们发行部负责嘉宾的车辆调度和贵宾的接待,还有演讲费的发放。”发行部的孙主任说道,“半个月前我们就开始联系贵宾的时间安排了,及时订票,确保他们能够按时参加论坛,这可一点都不敢马虎!我们就像是一个高效的交通指挥中心,确保每一位嘉宾都能顺利到达。”
广告部的小张皱着眉头,满脸无奈地说:“我们广告部才是最忙的,一项一项落实客户的要求,对接他们的各种想法,再去跟各部门沟通,这一年都没这么忙过。我们就像是一群勤劳的蜜蜂,在各部门之间穿梭忙碌。我们跟设计部对接,在会刊上刊登广告客户的信息,安排广告的位置,工作量任务量太大了,真是恨不得有分身术啊!”
办公室的杨福泉主任说道:“我们办公室也是按照论坛整体部署,根据客户的数量和贵宾的行程,积极对接宾馆,预订房间,看场地,安排签到处、照相处、会场所处位置,水牌的摆放,熟悉相关流程,主论坛与分论坛的衔接,每一个细节在认真核对安排,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编辑部的编辑们也纷纷点头,表示他们同样就论坛的主题准备了采访提纲和采访对象,对于采访贵宾进行一对一接待安排,服务好贵宾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就像是一群敏锐的猎手,时刻准备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没错,所有参会的都是看着贵宾才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接待工作。”谢志强郑重地说,语气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新媒体部的小李汇报说:“我们负责论坛的实时网络传播,已经邀请了不少相关媒体来论坛采访,也负责媒体的接待工作,这次一定要让论坛的影响力最大化!我们要让这次论坛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
“大家都很努力的完成了本次论坛的前期准备工作!”谢志强突然提高了声音,情绪变得异常激动,“经过我几次努力争取,通过好多领导的关系,邀请到了上届国家某大副委员长莅临论坛,这可是咱们论坛的一大亮点啊!副总编李梅也通过不懈努力,邀请到了社会学家顾祥顺参会,机械部的相关司局领导也会来做主旨演讲,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也来了很多!”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有的甚至轻轻地鼓起了掌,所有的辛苦和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都感觉值得了。
“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很完美,细节也想的很细致。时间很紧张,本来这次筹备时间就很短,论坛召开的日子就要到了,大家再坚持一下,不要有任何松懈,我们一定要把这次论坛办成一场载入杂志社史册的一次论坛!”谢志强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