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您放心,孩儿定会好好读书,不辜负您的期望。”他在心中默念,小心收好书信与玉簪,对金陵贾府也多了份好奇。
第四章 太湖泛舟
夏日炎炎,林砚玉难得清闲,带着书童泛舟太湖。湖面波光粼粼,远处青山如黛,他躺在船头,手持一卷诗集,细细品读。
“公子,您看那边,有位老先生在钓鱼呢。”书童指着不远处的小船。
林砚玉望去,见一位白发老者端坐船头,神情专注。他让书童将船划过去:“老人家,晚辈林砚玉,可否打扰片刻?”
老者打量他一番,笑道:“原来是林公子,久仰大名。请坐。”
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理,相谈甚欢。老者赞他见识不凡:“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地,将来必成大器。只是官场险恶,需多加留意。”
林砚玉拱手:“多谢老人家提醒,晚辈谨记在心。”
夕阳西下,他告别老者返程。湖面渔歌阵阵,望着天边晚霞,心中对未来充满憧憬。
第二卷 京华初临,朱门影深
第五章 初入贾府
十七岁这年,林砚玉随父亲林如海赴京述职,暂居荣国府。贾府的繁华远超想象:朱红大门,高大牌坊,往来仆人络绎不绝,处处透着豪门气派。
贾政亲自迎出门,握着林如海的手笑道:“妹夫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进。”
林砚玉跟在父亲身后,恭敬行礼。贾政打量他,点头赞道:“砚玉果然一表人才,比传闻中更胜一筹。”
进入府中,穿过层层庭院到客厅,王夫人、王熙凤等女眷已等候在此。王夫人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王熙凤则巧舌如簧:“林公子真是俊朗不凡,将来定能高中状元,光宗耀祖。”
林砚玉一一谢过,心中却对这过分的热情有些不适。他环顾四周,客厅装饰奢华,古玩字画琳琅满目,却总觉少了些书卷气。
第六章 初识宝玉
安顿下来后,宝玉听闻林砚玉来了,兴冲冲地赶来相见。两人一见如故,宝玉拉着他的手笑道:“早就听闻表弟才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带你去逛逛大观园。”
大观园景色秀丽,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美不胜收。宝玉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园中景致,讲述姐妹们的趣事。
“你看这潇湘馆,翠竹环绕,清幽雅致,原是府里预备给一位远房表亲住的,后来人家没来,就一直空着。”宝玉指着一处院落说。
林砚玉望去,只见翠竹掩映,石径通幽,确实是个清静去处。“此处雅致,空着倒可惜了。”
两人边走边聊,谈及诗词更是投机。宝玉拿出自己的诗稿请他指点,林砚玉品读后赞道:“兄台的诗清新自然,充满灵气,只是略显柔弱,若能添几分风骨,便更完美了。”
宝玉点头:“表弟说的是。我也觉得自己的诗少了些气魄。”
林砚玉看着他,暗忖:“此兄通透聪慧,只是生于富贵之家,未经世事打磨,少了些根基。”
第七章 偶遇探春
一日,林砚玉在贾府花园散步,忽闻一阵清脆笑声。循声望去,几位女子在亭中下棋,其中一位眉清目秀、神情干练的,正是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