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晚了,我送你回宿舍吧。" 林辰说。
苏晚点点头,两人继续在雪地里走着。脚印在身后延伸,像一条没有尽头的时间线,记录着北纬 39 度这个冬天里,两个年轻人命运轨迹的第一次真正交汇。
第三章 艺术节的傅里叶变换
春风吹绿了未名湖畔的柳枝时,北京大学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也拉开了帷幕。作为数学系文艺部干事,苏晚被分配负责闭幕晚会的舞台灯光设计;而林辰,则因为物理系实验室有干冰储存设备,被学生会 "征用" 来设计特效装置。
"这简直是命运的安排!" 陈曦抱着苏晚的胳膊兴奋地跳,"物理系男神配数学系女神,共同打造艺术节最炫舞台!"
苏晚无奈地推开她:"只是工作合作而已。" 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 她已经有一周没见到林辰了,自从上次高数期末考试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据说在研究什么 "量子纠缠态的艺术表达"。
第一次技术协调会在学生会办公室召开。苏晚抱着笔记本电脑提前到达,却发现林辰已经坐在窗边,膝盖上摊着一本《舞台灯光设计原理》。
"你怎么会有这个?" 苏晚惊讶地坐下,注意到书页上有密密麻麻的批注。
"现学的。" 林辰推了推眼镜,"要实现你的灯光效果,需要了解基本光学原理。"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光路图和计算公式,"你提出的 ' 音乐可视化 ' 方案,本质上就是将音频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分解为不同频率分量,再映射到 RGB 颜色空间。"
苏晚愣住了。她只是感性地描述了 "希望灯光能像流水一样跟着音乐流动",没想到林辰竟然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将其量化了。
"没错!" 苏晚兴奋地打开电脑,"我用 MATLAB 做了初步模拟,你看这个频谱图......"
两人头挨着头讨论起来,完全没注意到办公室里的人越来越多。直到陈曦故意咳嗽一声,苏晚才惊觉他们靠得太近,脸颊瞬间发烫。
"咳咳," 学生会主席清了清嗓子,"我们开始吧。首先请苏晚介绍灯光设计方案......"
苏晚强作镇定地站起来,手指却在发抖。她能感觉到林辰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像温暖的阳光 —— 不,更像是激光,精准而专注。
接下来的两周,苏晚和林辰几乎形影不离。白天上课,晚上就泡在实验室或学生会办公室,调试设备、优化算法。
"这里的红色饱和度太高了。" 林辰指着苏晚的电脑屏幕说,"根据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暖色调应该在 5000K 色温左右。"
"艺术家的直觉告诉我这样更好看。" 苏晚固执地保留着参数,"数学和物理不能解释一切。"
"可以。" 林辰拿出光谱仪,"我们可以测量观众席不同位置的色觉响应曲线,用数据说话。"
苏晚气鼓鼓地看着他:"林辰,你是不是觉得所有事情都可以用公式解决?"
"不是所有,但大部分可以。" 林辰认真地说,"比如... 你的咖啡要加两勺糖,因为上次看到你买奶茶要的是全糖;你喜欢靠窗的位置,因为光合作用能提高血清素水平;还有..." 他顿了顿,"你现在生气的样子,其实是因为昨晚没睡好,眼压升高导致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