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凭什么?他怎么能做到这样?上课如此肆无忌惮地“不务正业”,成绩却如此耀眼夺目?这完全违背了她所理解的世界运行规则。她开始不由自主地、偷偷地观察他。
她发现他听课的方式极其古怪。老师讲重点时,他会突然停下手中的牌或者零食,抬起头,眼神专注地看向黑板,那专注的目光锐利得像能穿透粉笔字的表象,直抵核心。但往往只持续几分钟,一旦他捕捉到关键信息,理解了逻辑链条,眼神立刻就会涣散下去,重新回到他的牌局或者零食上,手指又开始灵活地动作,仿佛刚才那短暂的专注从未发生过。
他的笔记更是潦草得惊人,课本和练习本的空白处画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小人、飞船、怪兽,偶尔夹杂着几个谁也看不懂的公式缩写或关键词。
他似乎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高效到近乎诡异的学习方法,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只选择性地吸收最核心的养分,其余时间则完全处于一种“待机”或“自我娱乐”的状态。
这种强烈的好奇如同藤蔓,在阳雪心底悄然滋生、蔓延,缠绕着她每一根神经。
她开始在各种场合下意识地寻找那个靠窗的位置,目光总是不受控制地飘向最后一排。看他课间趴在桌上睡觉时,阳光在他微蹙的眉间跳跃;看他被老师点名回答难题时,懒洋洋站起来,不假思索地给出简洁却直击要害的答案,引来一片低低的惊叹;看他放学后,单肩挎着松松垮垮的书包,和几个同样看起来有点“混不吝”的男生勾肩搭背地走出校门,背影消失在喧闹的街角...
每一次注视,都像在解读一个复杂难懂的谜题,非但没有解开疑惑,反而让那谜团在他身上笼罩的光环越发神秘莫测。
她甚至开始留意他打牌时手指翻飞的规律,猜测他今天吃的是哪种口味的辣条。这种隐秘的、持续不断的观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原本只是想着如何适应新环境、跟上学习进度的心里,激起了一圈圈越来越大的涟漪,再也无法恢复最初的平静。
她隐隐感觉到,这个叫司宇的、坏得如此理直气壮又聪明得如此不合常理的男生,像一道强光,猝不及防地闯入了她原本按部就班的世界,留下了一道无法忽视的、灼热的印记。
3、为他、为我
日子在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梧桐叶由翠绿转为金黄再飘零的轨迹中悄然滑过。阳雪对司宇那份源于好奇的关注,如同藤蔓在心底悄然滋长,不知不觉间缠绕成了更隐秘、更柔软的情愫。
她开始像一个虔诚的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关于他的一切碎片信息,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能解释他所有矛盾行为的答案。
她知道了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野惯了,骨子里有股不服管的劲儿;知道他其实家境并不好,父母在外地打工,供他读书已是不易;更知道了他喜欢甜食,尤其钟爱那种带着山野气息的、粘稠醇厚的蜂蜜;还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漫画迷,尤其痴迷《灌篮高手》里那个红头发的、永不言弃的天才樱木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