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一直没睡着。凌晨两点,我打开手机备忘录,试着记录下昨晚看到的字。刚打完“夜间请勿开灯”七个字,房间里的灯突然闪了一下。
我猛地抬头,灯没灭,但空气像是重了一层。手机突然自动黑屏,又很快亮起,屏幕上弹出一句话:
你已经开过一次了。
我反复确认是不是哪款应用的广告,或是系统通知,但通知栏是空的,后台也没有任何新程序。
我盯着手机屏幕,手心渗出一层冷汗。
第二天醒来,天光已亮。我以为自己昨晚精神太紧张,或许只是幻觉。起床洗漱时,却在床头柜上发现一张纸。
红框白底,纸面平整,没有任何褶皱。
上面写着:第二次开灯,视为主动触发。
落款没有日期,纸角干净,没有指纹。
我盯着那张纸看了很久,试图找到墨迹或纸张边缘的裂口,一点都没有。
它就像是昨晚,有人悄无声息地放在我床边,为我量身准备的。
我再回头看那串钥匙,才发现最小的那把钥匙,根本不是房门的。
就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犯的,或许不是错,而是开始了一种“存在”,一种无法回头的参与方式。
手机屏幕再次亮起,合租群弹出一条系统提示:
301-赵 已退出群聊。
那是第四次提醒我他真的“离开了”。
我开始怀疑,我搬进来的,不是一间普通的出租屋。
我翻开昨天写的备忘录,删掉那句话,手指却在发抖。
因为我忽然想起,昨晚我根本没有打开笔记。
而那句话,“你已经开过一次了”,还保存在系统剪贴板里。
光是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背后发凉。
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已经被盯上,但我知道,如果再犯一次……
我低头看见那张纸条被风吹动,轻飘飘滑落在地。
背面赫然写着一行新的字:
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三次机会。
第二章 纸条上的人不是我
我一整天没出门。
纸条那行“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三次机会”像钉子一样钉在脑子里,不论我走到哪、做什么,它都像一道无形声音,不断在耳后响起。
我试图解释这一切,寻找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前房客留下的恶作剧,也可能是谁用某种方式监视我。但我终究找不到答案。我的房间里没有摄像头,也没有任何联网的智能设备。窗户面朝天井,紧闭;门上只有反锁,根本进不来人。
更怪的是,那把我没用过的小钥匙,昨晚我还以为是多给的,可今天早上试着插进衣柜旁那扇旧门,竟然轻轻一转就开了。
那扇门后是个极狭窄的储物间,顶上有裂缝,缝隙处贴着红色胶带。门内什么都没有,除了地上一张折过的纸。
我捡起来,上面印着几行字:
被观察者,不得干扰其他房间
行为不稳定者,需提交自查报告
如对规则产生困惑,请自行回忆当初选择的答案
这不是普通租房会有的任何内容。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最后一句话,“请自行回忆当初选择的答案”,好像我在某个时间点,已经无声参与了某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