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林是吧?” 张姐把一摞厚厚的资料扔在她桌上,“先把这些看了,了解一下我们节目的调性、已经确定的嘉宾信息、场地合同和设备清单。下午跟我去郊区那个录音棚,看看现场情况,对接一下安保和电力。”

“好的,张姐。” 林晚立刻拿起资料看了起来。

资料很详细,从节目策划案到嘉宾的背景故事,再到各种合同条款,密密麻麻,看得她头晕眼花。她过去在纺织厂也处理过合同,但那些都是关于布料、订单、物流的,和这些场地租赁、设备使用、肖像权的合同完全不同。

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听到几个同事在茶水间小声议论。

“听说了吗?新来的那个林晚,以前是开纺织厂的大小姐呢,家里破产了才来我们这儿的。”

“真的假的?大小姐还来干这种活儿?”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来体验生活的?我看她那一身行头,也不像缺钱的样子啊。”

“得了吧,真要是大小姐,能来我们这小破公司当协调?估计是走投无路了。不过话说回来,她懂什么啊,传媒这行可不是谁都能做的。”

那些话像细小的针,扎在林晚心上。她默默地端着餐盘,走到角落里的位置坐下,一口一口地扒着饭,味同嚼蜡。

她知道自己是个外人,是个闯入者,质疑和议论在所难免。她只能告诉自己,别在意,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下午去录音棚的路上,张姐开着车,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小林,我们这行,看的不是过去,是现在能拿出多少力气。别让我失望,也别让沈导的面子掉地上。”

林晚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我知道了,张姐。”

郊区的录音棚是一个废弃的老厂房改造的,空间很大,还带着工业风的粗犷。但问题也不少:电路老化,担心负荷不了太多设备;隔音效果一般,需要重新做处理;卫生间也不够用,得临时加装移动厕所。

张姐一边走一边记,语速飞快地给林晚布置任务:“电路这块,你联系一下我们合作的电工师傅,让他明天过来评估,出个方案和报价。隔音材料我给你个供应商的联系方式,你跟他们对接,尽快送样,确认没问题后马上备货。移动厕所找市政那边认可的品牌,至少要六个,男女分开,还要考虑无障碍需求。这些都要在三天内搞定,下周一我们要进设备试录。”

“三天?” 林晚吓了一跳,“会不会太赶了?”

“赶?” 张姐看了她一眼,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我们这项目,从一开始就赶。预算有限,时间紧张,能争取到的资源少得可怜。沈导非要坚持用实景拍摄,不用棚拍,说这样才有烟火气,有生活的质感。那我们这些做执行的,就只能把一天当成两天用。”

她顿了顿,看着林晚:“你要是觉得不行,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林晚咬了咬牙。比起父亲躺在 ICU 里的压力,这点困难算什么?她拿出手机,把张姐说的每一条都记下来,语气坚定:“我能行,张姐。您放心,我一定按时完成。”

接下来的三天,林晚几乎是连轴转。联系电工、供应商、租赁公司,跑现场确认细节,回公司处理合同和报销,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脚磨出了水泡,嗓子也哑了,但看着各项工作都在按计划推进,她心里竟然生出一种久违的踏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