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看着他,又看了看那些忙碌的身影,想起了父亲在病床上的样子,想起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挣扎和坚持。
她好像有点明白了。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不只为了眼前的苟且,还为了一些看起来很傻、很遥远的东西而坚持着。他们或许会被人嘲笑,或许会历经磨难,但正是因为有这些人,这个世界才会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6 升温
《声生不息》的录制渐渐步入正轨,林晚也慢慢适应了项目协调的工作。她过去在纺织厂练就的细心和韧性,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
嘉宾临时有事来不了,她能第一时间联系备选嘉宾,调整流程;设备出了故障,她能迅速找到备用设备,保证录制不中断;场地突然出了问题,她能连夜协调新的场地,让所有人都能按时开工。
张姐对她越来越信任,很多重要的对接工作都交给她来做。同事们也渐渐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不再叫她 “大小姐”,而是喊她 “林姐”,遇到问题也愿意找她帮忙。
林晚和沈亦臻的接触也多了起来。他不像一开始看起来那么冷淡,虽然话不多,但心思很细。
有一次,林晚因为连日加班,在现场突然低血糖晕倒了,是沈亦臻第一时间把她抱到休息室,让助理去买了葡萄糖和巧克力。等她醒来时,看到他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谢谢沈导。” 林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身体不舒服就说,别硬撑。” 他递给她一杯温水,语气依旧淡淡的,“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
还有一次,他们为了一个外景拍摄地的审批手续,跑了好几趟相关部门都没办下来。林晚急得满嘴起泡,沈亦臻却很平静,拉着她去吃了一碗面,然后说:“别急,这种事急不来。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实在不行,就换个地方。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的冷静和笃定,像一颗定心丸,总能在林晚焦头烂额的时候,让她平静下来。
他们开始会在加班晚了之后,一起走一段夜路。月光洒在红砖路上,拉长了两人的影子。
“沈导,您为什么要做传媒这一行啊?” 有一次,林晚忍不住问道。
沈亦臻踢着脚下的石子,想了想说:“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新闻,本来想当记者,后来发现,比起记录别人的故事,我更想创造一些能影响别人的东西。音乐也好,影像也好,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能给人带来一点力量,就挺好的。”
“那您家里人支持吗?”
“一开始不支持。” 他笑了笑,“我爸妈都是老师,觉得我这行不稳定,没前途。后来我做了几个小项目,他们看到了,虽然还是会担心,但也不说什么了。”
林晚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心里有些酸涩:“我父亲以前总说,女孩子家,安安稳稳的就好。可我现在,好像一点都不安稳了。”
“安稳不一定是好事情。” 沈亦臻转头看她,月光落在他的眼睛里,像盛着星光,“有时候,打破安稳,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林晚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她连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不敢再看他。
空气里似乎多了一丝微妙的气息,像初春的风,带着一点暖意,一点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