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墙上的信息只持续了三秒就消散了。林星野的生物芯片自动记录下这段影像,但分析模块返回的结果令人不安——那些符号并非投影,而是直接改变了金属表面的分子排列。
"我们得出去..."老张的声音因恐惧而扭曲,"这不是人类能理解的东西..."
通风井深处突然传来刺耳的金属撕裂声。林星野的生物芯片显示,地下的量子信号强度正在急剧增加,已经干扰到芯片的基础功能。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液态金属空腔,几何体此刻正变换成一个完美的二十面体。
他们沿着通风管道爬行了四十分钟,最终从废弃的物资升降井回到地面。外面的景象比林星野想象的更糟——整个科研区笼罩在橙红色的应急照明下,天空中盘旋着资源回收部队的无人机群。
三个月后,林星野站在联合国特别听证会的证人席上。圆形会场中央的全息投影展示着他从实验室带出的数据,437.382152太赫兹的信号波形在各国代表面前缓缓旋转。
"根据林博士提供的证据,"秘书长敲了敲量子木槌,"特别科学委员会以14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第3874号决议。南极考察计划正式启动。"
会场顿时响起嘈杂的议论声。美国代表突然站起来:"秘书长先生,我们反对在这个人类存亡关头浪费资源!石油储量只剩——"
"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代表打断道,"如果这个发现能解决能源危机呢?林博士的信号源深度已经上升到2700米,移动速度加快到每小时23厘米。无论那是什么,它正在主动接近我们!"
林星野默默观察着争论。他的生物芯片仍在接收那个信号,虽然微弱但持续不断。更奇怪的是,自从实验室事件后,芯片开始不定期地显示一些他从未见过的方程式——像是某种高等数学,但又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数学体系。
听证会结束后,苏瑶在走廊拦住了他。"我改装了医疗站的设备,"她压低声音,"那个信号...它不只是频率稳定...它包含信息..."她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将一个数据芯片塞进林星野手中,"这里不安全。"
数据芯片里的内容让林星野彻夜难眠。苏瑶成功分离出了信号的调制模式——那是一种基于分形几何的编码方式,信息密度高得不可思议。最令人不安的是,解码后的信息中包含一组精确的日期:2089年7月16日,也就是三天后。
科考队集结的速度超出预期。当林星野抵达南极洲毛德皇后地时,基地已经搭建完毕。巨大的等离子钻探机耸立在冰原上,像一尊指向地心的钢铁神像。
"钻探到1200米了,"工程主管指着全息显示屏,"但有个问题..."屏幕上,冰层剖面图显示出一个突兀的几何形状,"我们碰到了某种金属结构,声呐显示它延伸至少两平方公里。"
林星野的生物芯片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他走到观察窗前,看到钻探坪台下方的冰层中隐约透出蓝光——与实验室地下看到的频率完全相同。
"停止机械钻探!"林星野冲向通讯台,"改用激光消融,最低功率!"
但警告来得太迟。随着一声闷响,钻探坪台突然倾斜了十五度。冰层裂开一道长达百米的缝隙,蓝光如液体般从裂缝中涌出,在空气中凝结成无数微小的几何体。
现场一片混乱。林星野穿上防护服冲向裂缝边缘,生物芯片显示外部辐射值飙升到致死量的三倍,但奇怪的是,辐射计数器却保持正常读数。
"不是辐射..."苏瑶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是某种量子场效应...我的仪器显示空间本身在这里发生了扭曲..."
林星野跪在裂缝边缘,看到冰层下方1200米处,一个巨大的金属结构若隐若现。它的表面刻满了与实验室墙上一模一样的分形符号,在蓝光中缓缓流动。更令人震惊的是,冰层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穹顶——仿佛某种力量在刻意保护这个结构不受冰压破坏。
"取样分析显示金属年龄超过50万年,"地质学家难以置信地盯着数据,"但它的分子结构完全没有衰变迹象...这违背了所有已知的材料科学..."
林星野伸手触碰一道漂浮在空中的蓝光几何体。在接触的瞬间,他眼前闪过一系列快速变换的影像:巨大的金字塔城市、星际飞船、超新星爆发...最后定格在一个模糊的身影上——细长的人类轮廓,但头部呈完美的球形。
"林博士!"工程师的喊声将他拉回现实,"激光切割准备好了!"
随着定向激光束开始工作,金属表面突然浮现出更多符号。这次它们组成了一个箭头,明确指向结构的某个特定部位。林星野命令团队集中切割那个区域。
八小时后,一个直径两米的洞口出现在金属壁上。内部涌出的空气让所有人震惊——纯净、新鲜,带着一丝金属电离的味道,完全不像封闭了五十万年的空间。
林星野第一个进入。头灯照亮了一条倾斜向下的通道,墙壁是某种会吸收光线的黑色材质。走了约一百米后,通道突然扩大成一个圆形大厅,中央矗立着一个三米高的棱柱体,表面流转着与信号相同频率的蓝光。
苏瑶的仪器突然发出刺耳警报:"空间曲率读数异常...这里...这里的物理常数和我们宇宙不一样!"
棱柱体似乎感应到他们的存在,表面浮现出一行熟悉的英文:"WELCOME TO THE ARCHIVE"。紧接着是第二行,这次是用完美无瑕的中文:「数据检索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