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笑容干净纯粹,像夏日雨后初晴的天空。罗新城的心,毫无预兆地、猛烈地跳动了一下,如同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中。

他下意识地用舌头抵了抵后槽牙,一股莫名的燥热从心底升起,竟比这盛夏的日头还要灼人。

怎么回事?他有些慌乱地想,这丫头片子……难道会什么妖法不成?否则心怎么跳得这样快,这样乱?

他掩饰般地清了清嗓子,接过那碗冰凉沁人的梅子汤,触手生凉,却压不住心头的悸动。

“嗯…闻着不错。”他含糊地应着,低头猛喝了一大口。

酸甜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瞬间抚平了身体的燥热,却让心底那份陌生的慌乱更加清晰。

木子看着他喝汤,笑意更深了些,那弯弯的月牙眼里,仿佛盛满了揉碎的星光。

——

罗新城天资聪颖,学业上一点即通,被先生们赞为“神童”。然而在情之一字上,却迟钝得如同未开蒙的顽石。

这些年,木子那碗梅子汤带来的悸动,木子那弯月牙眼带来的心慌,并非只有一次两次。

每一次,都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可每一次,都被罗新城以“保护妹妹”的冠冕堂皇理由,强行压了下去。他不愿深究,或者说,潜意识里回避着去深究那份悸动背后的真正含义。

他酷爱新文学,尤其痴迷徐志摩那些热烈奔放、充满浪漫情怀的诗句。

那些关于灵魂伴侣、关于自由追寻、关于挣脱一切世俗桎梏的文字,如同鸦片般深深吸引着这个被旧式家族规则束缚着的青年。

他向往着志摩先生笔下那个独立、自由、充满诗意的世界,一个能与他灵魂共振的“唯一之灵魂伴侣”。

于是,在十八岁那年,当留洋的浪潮席卷沪上知识青年时,罗新城心中那股被诗篇点燃的火焰终于燎原。

他向父母郑重提出:他要远渡重洋,去欧洲留学。

“我要去寻找,”他站在罗家大厅里,身姿挺拔,眼神灼灼,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去寻找我的灵魂伴侣!像志摩先生那样,寻访康桥,感受真正的自由与灵性!”

此言一出,厅内一片寂静。罗大老爷眉头紧锁,罗大夫人更是惊愕地看着儿子,又下意识地望向站在角落阴影里的木子。

木子垂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巨大的悲伤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罗家承认的“童养媳”,将来总会是阿城哥哥的妻。这个认知虽然带着旧时代的烙印,却也是她在这深宅大院中唯一能抓住的、带着暖意的未来。

可如今,阿城哥哥口中那陌生而遥远的“灵魂伴侣”,像一把锋利的刀,轻易斩断了她所有懵懂的希冀。

她知道自己卑微的身份,没有立场,也没有资格去阻止。所有的哀伤与质问,只能死死地压在心底,化作一片沉沉的死寂。

罗新城离开上海的那天,是个阴沉的春日。

黄浦江码头,汽笛呜咽,送行的人挤挤攘攘。

罗大夫人哭红了眼睛,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地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