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老师的声音忽然响起。
他抬起头,看见老师正看着他,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
“该你了哦。”她轻声说,“你可以把球传给下一个人,然后说一句‘我是小宇’就好。”
小宇没有动。
他感觉胸口有点闷,像是有一块石头压着。他的手指停在橡皮泥上,微微发抖。
“小宇?”老师又叫了一次,语气依旧温和,但多了几分试探。
教室里忽然安静了一些。几个孩子转头看他,眼神里带着好奇,也有点困惑。
小宇低下头,手指猛地一用力,橡皮泥被他捏成了一团,边缘有些发白。
他不想说话。
他不想让所有人都看着他。
他只想妈妈来接他。
老师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再逼他。她转过身,继续引导其他孩子游戏,但眼角的余光一直留意着角落里的小宇。
与此同时,林婉正站在等候区边缘,手里紧紧攥着手机。
她已经看了无数次时间。适应日的流程表上写着“上午为自由活动与观察时间,下午为亲子互动环节”。她知道还有两个小时,但她已经坐不住了。
她想进去。
她想看看小宇到底怎么样了。
她知道他在害怕。他总是这样,在陌生环境里把自己缩进壳里,像一只警惕的小动物。而她,是他唯一的依靠。
可她不能进去。
她不能打破学校的规定,也不能让小宇觉得自己“不一样”。她告诉自己,这是成长的一部分,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但她还是忍不住去想:如果小宇哭了呢?如果他崩溃了呢?如果老师不理解他怎么办?
她的心像被什么东西一点一点地撕扯着。
午休时间,家长们被允许短暂进入教室探望孩子。
林婉几乎是第一个走进教室的。
她一眼就看见了小宇——他还是坐在角落,面前摆着已经不成形状的橡皮泥。他的头发有些乱,嘴角抿着一条直线,像是把所有情绪都吞了进去。
她快步走过去,蹲下身,轻轻叫他:“小宇?”
小宇抬起头,看见是她,眼神终于动了一下。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抓住了她的手指。
林婉的心猛地一颤。
她蹲下身,轻轻抱住他,声音低柔:“你还好吗?”
小宇没有回答,只是把脸埋进她的肩膀,像是在寻找安全感。
林婉轻轻抚摸他的后背,目光扫过教室里的其他孩子。他们正围在老师身边,听她讲故事,笑声清脆,眼神明亮。
她的喉咙忽然有些发紧。
她知道,这个世界对小宇来说,太吵了。
放学前的亲子互动环节,老师安排了一个“合作搭积木”的游戏。
小宇依旧沉默,但这次他没有拒绝参与。他和林婉坐在地毯上,一起搭着一座歪歪扭扭的塔。
“小宇今天比早上有进步了,”老师走过来,低声对林婉说,“他虽然不太说话,但能配合指令,也没有抗拒触碰。”
林婉点点头,嘴角勉强扬起一丝笑意。
“谢谢你们的耐心。”她说。
老师离开后,小宇忽然开口了,声音很小:“妈妈,我不想明天再来。”
林婉的手顿了一下。
她低头看着小宇,他的眼神里没有哭闹,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