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依旧鸦雀无声。
一道道目光落在我身上,充满了震惊、疑惑、难以置信,还有一丝…畏惧?
我收剑入鞘。
转身走下擂台。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
没人说话。
只有柳莺莺挤过来,小脸激动得通红:“惊蛰师姐!你…你太厉害了!”
我冲她点点头,没说话,走到演武场角落,找了个树荫坐下,闭上眼睛。刚才那一下看似轻松,实则耗费了我巨大的心神和体力。我需要恢复。
周围隐隐传来压低的议论。
“看清了吗?她怎么做到的?”
“没灵力啊!就靠身体?”
“李飞扬也太轻敌了…”
“轻敌?换你上,你能躲开那一刺?”
“那剑撩得…太邪门了!感觉她好像知道李师兄要刺哪里似的…”
“卷了三年…真卷出东西来了?”
“呸!瞎猫碰上死耗子!”
小比的结果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凌云宗外门这潭不算深的水里。
我这只公认的“笨鸟”,靠着三年如一日的死练,硬生生把练气四层巅峰、家底不错的李飞扬掀翻了。虽然他没受伤,但剑都掉了,输得干净利落。
奖励是十块下品灵石和一瓶聚气丹。
灵石我小心收好。聚气丹?我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草木清气,比我自己炼的那些黑乎乎的废丹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我成了外门的话题中心。嘲笑声少了很多,但也没人敢轻易靠近我。他们看我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李飞扬躲了我好几天,后来在路上碰到,他梗着脖子,眼神躲闪,嘴里含糊地嘟囔了一句:“走了狗屎运!”然后加快脚步溜了。
我不在意。
我忙着呢。
小比给了我信心,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差距。对上李飞扬,我靠的是出其不意和对基础剑法极致的熟练。但如果对上灵力更强、战斗经验更丰富的对手呢?
比如,林清羽。
那次小比后,他看我的眼神,不再是完全的漠视,多了一丝极淡的审视,像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
这让我后背有点发凉。
危机感更重了。
卷,还得继续卷!还得卷得更科学,更有方向!
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卷法”。
以前是海量练习,现在要精炼。
剑法,不再追求数量。每天只练基础十三式,每一式拆解到最细微的动作,感受肌肉的发力,调整呼吸的节奏,力求每一次挥剑都达到身体控制的极限。那把豁口铁剑,被我挥舞得越来越沉,越来越稳。
打坐引气,不再枯坐。我厚着脸皮,用两块下品灵石贿赂了藏书阁看守的老王头,磨了半天,才被允许在藏书阁最底层待一个时辰。那里堆满了落灰的、没人要的破烂典籍。我在一堆杂物里翻找,找到一本残缺的《引气导引散论》,作者是个无名散修,里面有些关于灵力在细微经脉中运行的猜想,很偏门,甚至有点离经叛道。正统功法讲究气沉丹田,运行大周天。这散论却提出,灵力如溪流,细微支脉亦可疏导,积少成多。
我如获至宝。
别人引气,奔涌如江河,我天赋差,那就学这“溪流”之法!一点点,一丝丝,从那些无人问津的细小经脉开始,慢慢浸润、拓宽。过程缓慢得令人发指,痛苦像是无数蚂蚁在啃噬经脉。但三年磨砺出的意志力,让我咬牙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