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瞬间炸了锅: “就这?手残还敢直播做甜品?” “浪费食材!看着都难受!” “快下播吧,求你了!” “笑死,翻车现场!”
嘲讽像冰雹一样砸下来。林小满的脸涨得通红,又瞬间变得煞白,巨大的羞耻感几乎将她淹没。她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眼泪在眼眶里疯狂打转,倔强地不肯落下。就在她狼狈不堪,几乎要伸手关掉直播时,一个ID为“资本冷眼”的用户突然闯入直播间,留下一条评论: “糖分失衡,焦化过度,裱花手法业余。但基础配方框架有潜力,可惜了这食材和故事。”
这条评论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却也像一道刺破阴霾的闪电,瞬间点燃了看热闹观众的好奇心。直播间流量开始飙升,“手残甜品师遇毒舌点评”的话题迅速在角落发酵。林小满又气又羞,胸口像堵了块浸水的海绵,沉甸甸的。可看着噌噌上涨的在线人数,一股奇异的、混杂着委屈和希望的力量涌了上来。她深吸一口气,强忍着鼻酸,对着镜头,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对…对不起,我确实做得不好。但这…这是我爸爸的老方子,‘蜜语时光’开了快三十年了…以前街坊邻居都爱来…” 她笨拙地讲起父亲,讲起老店的故事,那份笨拙的真诚,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竟在嘲讽的弹幕中激起几圈涟漪: “原来还有故事?” “听着有点心酸…” “手残是手残,但态度还行吧?”
下播后,林小满瘫坐在冰凉的地板上,浑身脱力。手机屏幕亮着,那个“资本冷眼”的ID刺眼地停留在聊天记录里。她盯着它,疲惫又茫然,隐约觉得,这个毒舌的家伙,绝不简单。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
第二章:毒舌与橄榄枝
高利贷催收的电话比闹钟还准时,冰冷的声音透过听筒,一遍遍重复着最后的期限。店铺租金、水电费的单子像雪片一样堆在收银台上,每一张都压得林小满喘不过气。她把所有筹码都押在了直播上,几乎每天晚上都开播,对着镜头,一遍遍尝试父亲笔记本上那些尘封的秘方。
然而,现实比想象更骨感。技艺生疏,设备简陋,她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镜头前跌跌撞撞。有时一款甜品的味道勉强过关,镜头却脏得看不清细节;有时故事讲得动情,互动却寥寥无几。收入像涓涓细流,连债务的利息都难以覆盖。深夜,她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店里,对着父亲的照片发呆,巨大的无力感像潮水般将她淹没。她真的能守住这里吗?
就在这时,那个熟悉的ID“资本冷眼”又出现了。他不再只是旁观,开始以“顾问”的身份“指导”她的直播。他的点评依旧毒舌,精准得像手术刀: “这款‘杏仁豆腐’,口感滑嫩度尚可,但杏仁香气严重不足,建议增加现磨杏仁粉比例,成本可控,但能打出‘古法石磨’概念溢价。” “镜头!镜头!你的背景杂乱得像垃圾场,玻璃上的指纹能当画看了!这严重影响品牌形象,观众只会觉得你不专业。” “粉丝互动太被动!光讲故事不够,得设计话题,比如‘你记忆中最甜的瞬间是什么?’再搞点限时福利刺激消费,数据不会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