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下给孩子擦泪,她却紧搂我脖子,带着哭腔:“妈妈,我想和你一起吃饭……” 小脸蛋贴过来,滚烫的泪沾了我一脸。
这时老公从里屋出来,一见这场景,忙问:“咋啦?谁欺负咱小公主?” 伸手抱孩子,孩子却把头埋我怀里,不肯动弹。
表姐把筷子往桌上一拍:“一点委屈受不得,将来能有啥出息!” 那语气,仿佛孩子犯了天大错。
我心里火 “噌” 地往上冒,强压着脾气:“姐,孩子小,好好说不行吗?今天她当值日生,本来多高兴的。” 边说边把孩子抱起来,她小胳膊紧搂着我脖子,红通通的眼睛让人心尖发颤。
老公也帮腔:“表姐,现在谁家孩子吃饭不上桌呀?咱家常没这些老规矩。” 说着把孩子小椅子拉过来:“宝宝坐爸爸这儿,爸爸给你夹鱼!”
孩子这才慢慢抬头,抽抽搭搭:“爸爸,我要番茄炒蛋……” 小手指着盘子,声音还带着哭后的沙哑。
表姐瞥瞥我们,撇撇嘴,没再吭声,低头吃饭。我给孩子盛好饭,挑净糖醋鱼的刺,放到她碗里:“快吃,吃完妈妈带你买冰淇淋。”
孩子小口扒饭,眼泪还在掉,可嘴角悄悄往上扬。我看着,心里又酸又软,表姐是好意,可这老规矩,和现在的日子太不搭调了,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是家里疼着爱着的宝贝呀。
第二章:小红花的“和解”力量
吃完饭,表姐要走,孩子突然跑过去,把领口小红花摘下来,递给表姐:“阿姨,给你,你别生气啦。” 表姐猛地愣住,接过小红花,眼眶一下子红了,摸摸孩子头:“好孩子,阿姨没生气。” 转身出了门。
看着表姐背影,我心里像打翻了调味瓶。每个家都有自家规矩,可时代变了,那些老规矩也得跟着变变。孩子童年就这么几年,哪能让老规矩困住呀,只要孩子懂事有礼貌,上不上桌真没啥要紧。
晚上给孩子讲故事,她忽闪着大眼睛问:“妈妈,表姐明天还来吃饭不?” 我笑着逗她:“想表姐啦?” 她使劲点头:“嗯!我要把新得的小红花,再送给她一朵!” 看着孩子天真笑脸,我明白,这顿饭没白吃,孩子学会了分享和宽容,这比啥都珍贵。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周末。孩子早早就起床,把新得的小红花小心别在领口,眼巴巴盼着表姐来。我看着好笑,又觉得温暖,这小小的人儿,心里装着对表姐的善意,用自己的方式化解着矛盾。
快中午时,门铃响了。孩子像装了弹簧,一下蹦到门口,开门就喊:“表姐!” 表姐笑着进屋,手里拎着袋水果,看着孩子领口小红花,笑着说:“咱小宝贝又得小红花啦!” 孩子忙把小红花摘下来,递给表姐,眼睛亮晶晶的:“阿姨,给你!”
这一次,饭桌上氛围格外好。孩子和表姐有说有笑,表姐还主动给孩子夹菜,说:“咱小宝贝这么懂事,想上桌吃饭就上桌,啥规矩也没孩子重要!” 我和老公相视而笑,明白经过上次的事儿,表姐也在改变,老规矩和新时代的温暖,在这小小的饭桌上,找到了融合的方式。
从那以后,表姐再来家里,饭桌上总是热热闹闹。孩子会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表姐也会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那些老规矩的争论,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笑谈的过去式。而那几朵小红花,像传递温暖与理解的信使,在孩子和表姐之间,在旧规矩和新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充满爱与包容的桥梁,让这个家的日子,过得愈发温馨和睦,也让我们懂得,规矩是死的,可人心的温暖、对彼此的理解,能让生活开出最灿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