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又拿出一味草药:“那这个呢?”
“是柴胡,疏肝退热,常用于感冒发热。” 林薇答道。
王掌柜捋了捋胡子,点了点头:“不错。正好药铺缺个抓药的帮工,包吃住,月钱五百文,你愿意吗?”
五百文!林薇心里一算,唐朝一文钱大概能买两个胡饼,五百文足够她生活了。她连忙点头:“愿意,多谢掌柜的。”
就这样,林薇在长安的回春堂落下了脚。白天,她帮着抓药、碾药、整理药材,晚上就住在药铺后院的小隔间里。她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秘密,用现代医学知识包装成 “隐世医术”,渐渐赢得了王掌柜和病人的信任。
这天午后,药铺里来了个特殊的病人 —— 一个三岁的孩童,高烧不退,嘴唇干裂,哭闹不止。孩子的母亲急得直掉眼泪:“王掌柜,您快看看,这孩子烧了两天了,吃了药也不管用。”
王掌柜给孩子把了脉,皱着眉说:“是风寒入里,已生内热,得用麻黄汤发汗。”
林薇在一旁看着,却觉得不对劲。孩子呼吸急促,喉咙里有痰鸣音,按现代医学判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了肺炎,单纯发汗只会加重病情。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说道:“掌柜的,我看这孩子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或许…… 不宜用烈性发汗药。”
王掌柜愣了愣,看向林薇:“你有何见解?”
“我觉得可以先给孩子降温。” 林薇说,“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帮助散热,再用金银花、菊花煮水给孩子喝,清热解毒。” 她没敢提 “肺炎”“感染” 这些词,只说 “散热”“解毒”。
孩子的母亲将信将疑:“这样能行吗?”
“不妨试试。” 林薇看着孩子通红的小脸,心里有些着急,“若是两个时辰后还不退热,再用麻黄汤不迟。”
王掌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死马当活马医吧。”
林薇立刻动手,让学徒烧了温水,用干净的麻布蘸湿,轻轻擦拭孩子的皮肤。孩子起初还哭闹,渐渐的,体温降了些,竟安静下来,靠在母亲怀里睡着了。孩子的母亲感激地看着林薇:“姑娘,谢谢你。”
两个时辰后,孩子的体温果然降了下来,虽然还有些低热,但精神好了许多,能开口要水喝了。王掌柜看着这一幕,对林薇刮目相看:“阿薇,你这‘散热法’倒挺管用,是你师父教的?”
“是。” 林薇含糊应着,心里松了口气。这是她第一次在唐朝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病,幸好成功了。
从那以后,回春堂里渐渐传开了 “有个懂‘清凉医术’的女帮工” 的说法,来找林薇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孩子和妇人。她用温水擦浴治发烧,用煮沸的水清洗伤口防感染,用按摩手法缓解老人的关节痛 —— 这些简单却有效的方法,在长安城里渐渐有了名气。
林薇以为,自己会这样在回春堂安稳地生活下去,或许某天能找到回去的方法。直到那个黄昏,一群穿着铠甲的士兵闯进了药铺,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王掌柜,快!我们将军受伤了,军医束手无策,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厉害的女医,快请她跟我们走!” 为首的士兵身材魁梧,脸上带着焦急,腰间的佩刀还在滴水,像是刚从战场上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