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的分析报告如期呈上了局长的办公桌,首先映入眼帘的信息自然有关那致命的枪械,指纹比对结果有力地证实了罕有的有效供词,几乎锁定的嫌犯目前身处牢狱,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仅凭此的确不足以查清所有真相,局长的目光旋即扫到了高速路事故段死尸的分析结论,报告明确指出鉴于尸身残缺不齐、毁损严重、局部沾染了爆破用料成分,故断定发生在此公路段的事故并非简单的碰撞意外,而是有组织的爆破性自杀活动。此外,死者们的死亡时间并非集中于同一时段,反而是存在明确的先后关系。这一点足以说明现场存在二次争斗,那么现场的采集到的线索便无法全盘收录,毕竟很可能部分现场样貌出自居心叵测之人的有意设计。死亡偏晚的群体中,每具尸身的毁损程度几无差异。相较于死亡较早的群体而言,这方面呈现出的特点可谓是截然相反。待报告已经一览无余后,局长的目光愈发坚定,他深知事故现场一定有着被遗漏的细节。变更调查方向的指令很快传达到了封闭调查的干警群口中,疑点重重的死亡变奏究竟由谁主导?
干警们从毁损车辆的外壳中还真发现了非同寻常之处,只见一辆车的残骸下布满些许遗落的粉末,将其拾取后很快提交法医进行了化验,不想却是易燃物赤磷。随着此粉末的出现,燃烧导致爆炸仿佛顺理成章的事实了。加上这辆车内的死者尸身毁损程度十分接近,且死亡时间明显偏晚。这给予了警方新的灵感,燃烧需要的外在条件很可能是人为创造的,赤磷作为受管制的危险化学品,能够得到准许使用它的个人或群体更是少之又少。循着这条线依次查问,定能获得不少收获。当燃烧导致爆炸成为定论,另外的毁损物件及人员死因方面的调查被先入为主地一以贯之。追查赤磷由来的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照理来讲,从公安机关备案授权的记录中可以窥探到重点关注的可疑分子。然而实际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近期得到授权使用此危险品的相关部门均有能力提供清晰的用途正当性阐述和完整的使用过程性记录,辅之以必要的关联成果。探访干警无从置喙,只能悻悻而归。考虑到这批危险品的获取可能并非来自合法渠道,警方敏锐地将矛头指向游离于法网之外的犯罪团伙上。而新兴犯罪势力首屈一指的便是翎羽毒巢,该团伙虽冒头不久,却拥有着庞大的人员架构和杀伐果断的行动力。如果制造爆炸、蓄意谋杀等连锁恶性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它们,那便不足为奇了。
鉴于当前分析结论,局长适时召开了大会,进行了后续工作的清晰部署。“对付难缠的对手,我们最重要的便是慢下来,采取韬光养晦、以退为进的思路将对手引入我们事先设置好的圈套。因而各部门从此刻开始应当进入静默状态,当然并不是要彻底离开风暴中心,而是要依靠伪装麻痹对手,暗中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一旦其按捺不住公开行动,我们后发制人,一举成功的机会便来了。我们手中还有一大王牌,不要忘了收监牢狱中的嫌疑人,指纹比对结果已经坐实了他袭警杀人的罪名,试想一下,这样的亡命之徒会来自哪里呢?恐怕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和制毒团伙很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他招供,那么毒巢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借此放出风声,吸引其同党起来刺杀或救援。这不失为非常时期的非常策略。”破局点又回到了那名男子身上,继续审问显然有悖于局长的高见。那么借助舆论巧妙施压便立马成为了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