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嘴里支支吾吾,半天憋不出一句囫囵话来反驳,最后几乎都是在同事们善意又放肆的哄笑声中,落荒而逃。

那狼狈样,连我自己都瞧不起自个儿。

而夏雨晴,她就不同了。

她总是站在那里,脸上挂着那副落落大方的、甚至略带一丝揶揄的笑容,像个没事人一样。

偶尔还能四两拨千斤地回敬一句:“王老师,您这么关心我们,是不是也想体验一下单身的快乐啊?”

一句话就能引得众人笑得更欢,反而让那些起哄的人自个儿讨了个没趣。

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她的从容和大气。

但那份从容,也像一块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

它让我愈发觉得自己在她面前,笨拙得像个没长大的毛头小子,除了躲避,别无他法。

我隐约觉得,她看我的眼神里,似乎有点别的什么东西。

那眼神,比看其他同事时,要多几分停留,多几分探究。

但我不敢深想。

我宁愿将那一切,都归类于她对待所有同事一贯的温和与友善。

我怕,那只是我自作多情的错觉。

2 不速之客

就在我埋头苦干,终于把最后一份作文批完,准备收拾东西溜之大吉时,夏雨晴叫住了我。

“李老师,等等。”

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很轻,却像有钩子,一下子就勾住了我的脚步。

我转过身,看见她快步走回自己的座位,从抽屉里拿出两本厚实的册子。

“差点忘了,”她走过来,把书递给我,“这两本教学参考资料,组长吩咐让我交给你。下个月公开课用的,挺重要。”

我愣愣地接过书,入手沉甸甸的。

“谢谢。”我道了声谢,声音有点干。

“没事,”她弯起眼睛,笑意又爬上了眼角,“辛苦你了,还得专门跑一趟。”

我抱着那两本教参,心里却像揣了两块烙铁。

这书,我本可以第二天再来拿的。

可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地,我竟在晚饭后,又骑着我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出了门。

夜色已经彻底沉了下来。

一种介于宝蓝与墨黑之间的色调,像一块巨大的幕布,笼罩了整个天地。

只有西边的天际,还固执地残留着一缕模糊的、像陈年伤口般的橘红色。

晚风带了十足的凉意,吹得路旁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像无数只手在鼓掌。

我骑着车,车链子发出规律的、轻微的“咔哒”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夏雨晴家,我大概知道方位。

同事间闲聊时说起过,似乎就在学校后面那片上了年纪的红砖墙居民区里。

但具体是哪一栋,哪一间,我就不清楚了。

拐进那片迷宫似的楼群,我放慢了车速,像个侦探一样,一栋一栋地辨认着墙上那些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的楼号。

路灯昏暗得像老人的眼睛,光线被茂密的树冠切割得支离破碎,洒在地上,斑斑驳驳,像一地碎银。

正当我踌躇着,不知该往哪儿走时,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前面一栋楼的单元门口,弯着腰,捣鼓着一辆自行车的锁。

是夏雨晴。

她似乎也是刚忙完回来,车把手上还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