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笔记,如果这就是代价,那么我希望下辈子也如此,但是我爱你!
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摩挲,纸页边缘磨得发毛,带着种旧时光的糙感。窗外的风卷着梧桐叶飘进来,落在笔记上,像要把那些字都盖住——可那些字早就刻进心里了,盖不住的。
我一个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花了四年,以及父母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海量金钱,换来的那纸毕业证,到了社会上才知道有多轻。
投简历时HR扫过证书的眼神比冰还凉:“我们要能上手的人,不是揣着证书的应届生。”
起初还嘴硬,觉得是他们没眼光,蹲在人才市场啃了半个月冷馒头才明白:原来啊!社会要的是人才,不是证书。
毕业后没脸再向父母伸手,咬咬牙买了辆二手小电驴跑外卖,风里来雨里去的,每月挣的倒也够自己租个小单间、啃几顿带肉的泡面。
10月19号那天午后,太阳毒得像要把人烤化,我蹲在写字楼阴影里啃馒头,手机“叮咚”一响——外卖平台跳出来个大单。
我眯着眼戳开,差点把馒头掉地上:100块!就送一本书,距离才3公里!周围几个同行都盯着手机猛戳屏幕,我恨不能多生几双手抢单,这一单抵得上我一上午跑五单的钱了。心里把各路神仙都求了个遍:“上帝啊,如来佛祖、财神耶稣……不管哪位显灵,保佑我一定抢到这单!”
可能是真的各路神仙显灵了,“抢单成功”四个字跳出来时,我高兴得在原地转了半圈,馒头渣蹭得衣服上都是也顾不上。
跨上小电驴就往商家冲,车座被晒得滚烫,烫得屁股发麻也不管——100块呢!一路上绕了好几个弯,路过三条窄胡同,总算到了商家说的地儿。眼前是间老铺子,牌匾漆掉了大半,勉强能看出“旧书斋”三个字,门框木头磨得发毛,缝里还卡着陈年的灰。我送了小半年外卖,穿街走巷绕了无数回,竟从没留意过这地儿。
铺子里没开灯,暗幽幽的,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递书时手指枯瘦得像老树枝。我接过那本笔记时特意放轻了手,封皮是深褐色的,摸着像老牛皮,边角磨得发亮,一看就有些年头,弄坏了我可赔不起。
小心揣进外卖箱里,垫了两层软布才敢骑车,跟着导航七拐八绕,最后停在了……自家楼下?
我愣了愣,捏着手机反复核对收货地址——门牌号、单元楼,没错,就是我租的那间顶楼小屋。抢单时眼里只有100块那串数字,压根没看地址栏。确认送达的瞬间,手机“叮”地响了,100块到账提示弹出来,红通通的数字晃得人眼晕。虽满肚子纳闷——谁会给我寄书?还花100块跑腿费?可钱落袋了是真的,我随手把笔记扔桌上,又骑着车往商圈冲,晚高峰的单正多着呢。
晚上拖着累垮的身子回家时,都快十二点了。台灯下,那本笔记静静躺在桌上,深褐色的封皮在暖黄的光里看着愈发古怪。我洗了把脸,点开外卖软件想找商家信息问问,却猛地发现——今日订单列表里压根没这一单!连已完成的历史记录里都翻不到!我的100块!心刚揪起来,手忙脚乱点开今日账单一看,100块又明明白白躺在那儿,交易时间一分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