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是我们学校的建校年份。”陈雨桐迅速反应过来,“建校时的校史记载,初代校长是天文学家。”
这时,体育委员赵磊抱着篮球经过,看到两人鬼鬼祟祟,大大咧咧地走过来:“你们在看什么?神神秘秘的。”当他看清笔记本内容时,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阳光少年突然严肃起来,“这图案…我在爷爷的旧相册里见过类似的。”
第三章:三人同盟
赵磊的爷爷曾是这所中学的老校长,三年前因病去世。他家阁楼里保存着大量校史资料,当三个少年撬开积满灰尘的木箱时,午后的阳光恰好照在一本1943年的校刊上。
校刊内页的老照片里,五位穿着民国校服的学生站在钟楼前,其中一人胸前的徽章与笔记本封面的校徽完全一致。照片下方标注着“星图守护者初代成员”。
“原来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了。”赵磊翻出爷爷的日记,“1976年的记录说,学校地下有初代校长设计的防空洞,里面藏着‘守护城市的秘密’。”
陈雨桐突然指着笔记本上的星图:“这些星图对应的日期,都是本市发生过重大灾害的日子!1931年洪水、1976年地震、2008年雪灾…”她快速查阅手机,“下一个标注的日期是三天后的校庆日!”
林默的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段视频:他们刚才离开图书馆的画面被清晰拍下,结尾出现一行字:“校庆日,钟楼见”。
“我们被跟踪了。”赵磊握紧拳头,运动员的体格让他最先冷静下来,“躲肯定不行,得主动查清楚。”他指向日记里的手绘地图,“防空洞入口应该在钟楼地下室,那里现在是堆放杂物的禁区。”
三人制定计划:林默负责破解星图坐标,他的数学天赋在昨晚就发现坐标间的规律;陈雨桐利用校医室的关系获取学校结构图;赵磊则凭借对校园监控位置的熟悉,规划潜入路线。
夜幕降临时,陈雨桐带来惊人消息:张叔的病历显示,他体内检测出的不是普通粉末,而是一种用于军工的特殊金属残留。而校董会成员中,一位名叫李诚的董事,十年前曾在军工企业任职。
“蛇形纹身…”林默突然想起关键细节,“我在学校官网的校董照片里见过,李诚手腕上有类似的疤痕!”
第四章:钟楼惊魂夜
校庆前一天的深夜,三人借着月黑风高潜入校园。赵磊精准避开所有监控死角,用自制工具打开钟楼侧门的挂锁。楼梯间弥漫着铁锈味,每上一级台阶都发出刺耳的呻吟。
钟楼顶层的机械室里,巨大的齿轮仍在运转,发出规律的咔嗒声。陈雨桐对照结构图找到通往地下室的暗门,当林默用笔记本里的星图密码打开门锁时,一股阴冷的风扑面而来。
地下室比想象中宽敞,墙壁上布满管线,尽头的铁门锈迹斑斑。林默用紫外线灯照射,星图上的隐形坐标在地面显形,恰好组成打开铁门的密码。
门后并非防空洞,而是一间现代化实验室。数十个金属容器整齐排列,里面的蓝色液体在灯光下泛着荧光。墙上的显示屏滚动着数据,陈雨桐认出这是气象武器的实验参数。
“他们想利用校庆的人群聚集…”陈雨桐的声音发抖,“这些装置能引发局部强对流天气,甚至小型 tornado(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