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陈阳跟小满聊了很多——他说奶奶以前会在书店里摆个小桌子,给来看书的孩子煮绿豆汤;说外公以前不喜欢看书,是因为奶奶才开了这家书店;说去年老城区要拆迁,外公为了保住书店,跟拆迁队的人吵了好几次,最后是街坊们一起请愿,才把书店留了下来。
“我外公看起来沉默,其实心里软得很,”陈阳拿起柜台后的《飞鸟集》,翻开扉页,上面贴着奶奶的照片,“他每天都会把奶奶的书整理一遍,怕受潮,怕虫蛀。”
小满看着照片里的苏棠,又看了看那本夹着海棠笺的《繁星·春水》,突然觉得,这些旧书不是冰冷的纸张,而是老人和爱人的回忆,是他们没说完的话。
傍晚,老人回来了,手里拎着个纸包,里面是新到的旧书。陈阳帮着把书搬到架子上,小满则把那本《繁星·春水》放回原位,还特意把海棠笺夹在原来的页码里。
“今天有人来还书吗?”老人问。
“有,陈阳来还了《三国演义》。”小满说。
老人点了点头,从纸包里拿出一本《格林童话》,递给小满:“给你的,里面有插图。”
小满接过书,封面上画着个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正和小兔子说话。她翻开第一页,发现扉页上贴着张小小的海棠笺,上面用老人的字迹写着:“小满,愿你像童话里的孩子,永远有梦。”
那天晚上,小满把《格林童话》抱在怀里,躺在外婆家的小床上,第一次没想起父母的争吵。她摸着海棠笺上的字迹,觉得心里暖暖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第三章 拆迁队的“敲门声”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拆迁队的人就来了。
那天早上,小满刚到书店,就看见几个穿迷彩服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图纸,正跟老人说着什么。老人的脸涨得通红,手里攥着账本,指了指门上的木牌,声音比平时大了些:“这书店不能拆!我跟我爱人约定好的!”
“大爷,这是市里的规划,要建商业楼,您这书店在拆迁范围内,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带头的男人把图纸递过去,“您看,我们会给您补偿款,比这书店值钱多了。”
“我不要补偿款!我只要书店!”老人把图纸推回去,手都在抖。
小满赶紧跑过去,站在老人身边:“爷爷,怎么了?”
老人没说话,只是紧紧攥着她的手,她能感觉到老人的手心在出汗,也在发抖。陈阳也来了,他背着书包,看到门口的人,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你们又来干什么?上次不是说好了,书店不拆吗?”
“上次是暂时的,现在规划改了,必须拆。”男人的语气硬了起来,“明天我们就来动工,您赶紧收拾东西吧。”
说完,几个人转身就走,留下老人和陈阳、小满站在门口,铜铃在风里“叮铃”响,像是在叹气。
“外公,别担心,我们再想办法。”陈阳扶着老人,往店里走。
老人坐在藤椅上,久久没说话。小满看着他花白的头发,看着他手里攥得发皱的账本,突然想起陈阳说的——奶奶去世后,外公就把书店当成了家,这里的每一本书,每一个角落,都有奶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