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
“前阵子收来的,原主人移民了,托我帮忙找个喜欢它们的人。”沈砚看着她惊喜的样子,嘴角的弧度更深了,“如果你不介意是旧书,可以先拿去看。”
林晚星抬头,撞进他带着笑意的眼睛里。雨还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店里的铜铃偶尔被风撞得轻响,旧书页的气息混着淡淡的木质香,在空气里慢慢晕开。她忽然觉得,这个雨天好像没那么糟糕了。
“那...我可以借吗?”她小心翼翼地问,生怕自己的激动吓到对方,“我会好好保护的,看完马上还回来。”
“当然。”沈砚递给她一个帆布书袋,“不用急着还,慢慢看。”
雨停的时候,夕阳已经把云层染成了橘粉色。林晚星抱着书袋走出旧书店,回头时看见沈砚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那本没修复完的《小王子》。他朝她挥了挥手,眼镜片反射着落日的光,模糊了表情,却让她心里某个角落,轻轻软了一下。
她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书袋里的旧书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朋友发来的消息,问她画展的准备情况。林晚星看着远处被夕阳照亮的屋檐,忽然觉得,这次的画展,或许可以加一些关于“旧时光”的故事。
2 画里的重逢
接下来的一周,林晚星几乎每天都往旧书店跑。有时是去还书,有时是借新的,有时只是借口送自己画的书签,在店里待上半小时。她发现沈砚不仅会修书,还懂很多冷知识——知道哪本诗集里藏着作者未公开的批注,清楚哪本旧地图上的街道已经改了名字,甚至能说出她画里那棵老梧桐的树龄。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这天下午,林晚星坐在工作台旁的小凳上,看着沈砚给一本民国时期的笔记本换装订线,忍不住问。
沈砚穿了件白衬衫,袖口沾了点浆糊的痕迹。“修书的时候,总要读几遍内容,不然不小心弄坏了重要的地方,就麻烦了。”他低头穿线,手指灵活地在纸页间穿梭,“而且这些旧书里藏着很多故事,比新书有意思。”
林晚星拿出画夹,翻到最近画的速写。画上是旧书店的角落,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书架上,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工作台后。“我把这里画下来了,你看像吗?”
沈砚凑过来看,呼吸轻轻拂过她的耳畔,带着淡淡的墨香。“很像,”他指着画里的光线,“你把阳光的感觉画出来了,暖暖的。”
林晚星的耳尖微微发烫,连忙翻到下一页。那是她为画展准备的系列插画,主题是“城市里的旧时光”,画了老钟表店、修鞋摊、街角的老槐树,还有...一本摊开的旧书,书页上画着小小的星星。
“这个星星...”沈砚指着画问。
“是我的名字,晚星,夜晚的星星。”她解释道,“我妈妈说我出生那天晚上星星特别亮,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沈砚的目光落在画里的星星上,沉默了几秒,忽然说:“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夏天晚上能看到很多星星。后来搬到城里,就很少看见了。”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说给空气听,“不过有时候在书里看到描写星星的句子,就好像又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