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把我叫进办公室,亲热地拉着我的手:“默默啊,我跟你一见如故,以后就叫你默默了。在公司里,你只管放心做方案,其他的杂事、人际关系,有我帮你挡着。”
我脸上笑着,心里MMP。这套路我太熟了:先用高目标吊着你,再把你隔离起来,让你只能依赖她一人,最后攫取你的全部成果,而你,连喊冤的通道都被她提前堵死。
但我林默,是那么好捏的柿子?
我假装全然信任,开始了疯狂输出。“星耀计划”是个硬骨头,品牌老化,目标客群偏移,预算看着多,但分摊到全国市场其实紧巴巴。前几任策划留下的烂摊子一堆。
我花了整整一周,不眠不休,泡数据、跑市场、分析竞品,拿出了三个颠覆性的创意方向,附带了详细的落地执行规划和预算拆分表。逻辑之清晰、创意之大胆、规划之详尽,连我自己都被感动了。
我把方案发给了张薇,邮件正文写得谦逊又客气:“张总,这是我对‘星耀计划’的一些初步想法,请您审阅指正。”
半小时后,她回复:“收到了,默默辛苦了!创意很棒,我先看看,需要稍微整合一下其他同事的想法。”
这一“整合”,就是三天没下文。这期间,我看到她频繁出入总经理办公室,脸上总是带着志在必得的微笑。而她那两个心腹,看我的眼神则多了几分若有若无的怜悯和得意。
再次召开项目会议,张薇拿着另一份PPT,开始部署任务。她讲的核心创意点,全是我方案里的东西,但经过了拙劣的包装和换汤不换药的表述,细节处漏洞百出。她甚至把我方案里针对潜在风险做的备选预案,说成了是她“高瞻远瞩”的考量。
“这个跨界联名的点子,是我昨晚洗澡时突然想到的,觉得特别妙!”她指着投影幕布,语气兴奋。 那明明是我熬了两个通宵,分析了上百个案例才得出的最优解!
组里那两个心腹带头鼓掌:“张总太厉害了!这思路绝了!洗澡都能洗出灵感!”
小李偷偷看我,眼神里充满了同情和疑惑。
我面无表情地记录着,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很好,偷得真够直接,真够无耻。
会议结束,张薇单独留下我,语气遗憾又带着一丝敲打:“默默啊,你的方案想法是好的,但可能不太符合我们公司的调性,有点太激进了。我综合考量了一下,做了一些优化和提升。你刚来,多学习,执行阶段好好跟进,也是宝贵的经验。”
我看着她那张虚伪的脸,胃里一阵翻腾。优化?提升?你只是把钻石外面的绒布拆了,硬说是块玻璃!还把我精心设计的风险预案说成是你的未雨绸缪?
但我只是低下头,声音放得更轻,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好的张总,我明白了。是我经验不足,我会努力学习的,谢谢您给我机会。”
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场战争开始了。她想要的不只是我的方案,她是要把我踩进泥里,用我的骨头给她搭晋升的阶梯。她大概不知道,我以前有个外号,叫“人形自走记录仪”。吃过一次亏,我怎么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从入职第一天起,我就多长了个心眼。
所有发给她的重要文件,我都使用了带有不可修改水印和时间戳的PDF版本,同时邮件备份。所有与她的关键沟通,尤其是微信上的,我全部录屏(提前告知过录音录屏是个人习惯,用于工作复盘,她当时没在意)。她通过微信、邮件对我进行的工作指令和诱导性对话,比如那句“你的方案直接发给我,由我来统筹汇报”,我都保存得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