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瑶惊讶地接过。这本词谱极为珍贵,她寻访多年未得,没想到沈墨寒竟会赠予她。
“这太珍贵了,念瑶不能...”
“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沈墨寒微微一笑,“好书自然当赠知音。苏小姐不必推辞。”
他翻身上马,告辞离去。苏念瑶站在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涟漪。
此后数周,沈墨寒以各种理由与苏念瑶有了更多接触。有时是“偶遇”在书局,讨论新到的典籍;有时是送来珍贵的古籍或乐谱;有时是邀请苏家参加一些文化活动,他总能在活动中与苏念瑶有深入交流。
苏念瑶发现,沈墨寒并非外界传言的那般冷酷无情。他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后因家道中落投笔从戎,但从未放弃读书学习。他对时局有独到见解,对文化艺术更是颇有研究。
更让苏念瑶动容的是,沈墨寒虽手握大权,却始终对她以礼相待,从未有过轻慢之举。他看她的眼神中有欣赏,有倾慕,却也有尊重。
然而苏家人对这段交往越发不安。苏鸿祯多次告诫女儿:“瑶儿,沈墨寒虽非粗人,但毕竟是军阀,手上沾满鲜血。我苏家世代书香,不宜与这类人来往过密。”
苏念瑶试图为沈墨寒辩解:“父亲,沈督军与其他军阀不同,他重视文教,保护古迹,近日还拨款修缮国子监...”
“那不过是收买人心之举!”苏鸿祯打断女儿,“你可知他上月镇压工人罢工,伤了多少人命?这等人物,我们惹不起,但总躲得起!”
苏念瑶默然。她也听闻过那些事情,但每次问起,沈墨寒总是苦笑:“乱世用重典,有时不得已而为之。”
一个雪夜,沈墨寒邀请苏念瑶到城中有名的西餐厅用餐。餐厅里烛光摇曳,琴声悠扬,与外面的乱世仿佛两个世界。
“念瑶,可知我为何来北平?”沈墨寒忽然问道。
苏念瑶摇头。
“半年前,我梦中见一女子,站在梧桐树下抚琴,面容看不清,但那琴声我却记得真切。”沈墨寒目光深邃,“那日西山相遇,听到你马车中隐约传来的琴音,竟与梦中相似。”
苏念瑶心跳加速,低头轻啜咖啡。
“这些日子与你相识,我...”沈墨寒话未说完,副官突然匆匆走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沈墨寒面色顿变,起身致歉:“军务紧急,我得立刻回去。我会派人送你回府。”
“不必了,路程不远,我自己可以回去。”苏念瑶也站起身。
沈墨寒犹豫片刻,还是坚持安排了护卫。临行前,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白玉平安扣,放入苏念瑶手中:“近日城中不太平,带着这个,我的士兵见到都会保护你。”
苏念瑶推辞不得,只得收下。
回家的路上,苏念瑶心乱如麻。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沈墨寒已经产生了超越寻常的感情。他的才识、气度、还有那份深藏于冷峻外表下的温柔,都让她心动。
但她也能感受到家人日益强烈的反对。二哥苏明远甚至直言:“瑶儿,你莫要被感情蒙蔽双眼。沈墨寒的对手正在暗中集结,将来必有一战。与他扯上关系,恐会殃及全家!”
雪越下越大,苏念瑶握紧那枚还带着沈墨寒体温的平安扣,心中充满了迷茫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