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身份很快确认:苏晚晴,二十八岁,本市一家中型企业的市场部项目经理。独居在案发单元楼的401室。技术人员打开了她的家门,屋内整洁,没有翻动和打斗迹象。她的手机、手提包都不在屋内,手提电脑还放在书桌上。 走访邻居得知,苏晚晴性格还算开朗,独居但似乎有男友,偶尔会看到一个开黑色轿车的男人送她回来。但没人清楚那个男人的具体信息。 社会关系调查迅速展开。苏晚晴的公司同事反映,她工作能力强,为人处世不错,最近刚升职加薪,没听说和谁有尖锐矛盾。案发当晚,她大约九点离开公司,说是约了人吃饭。 技术部门恢复了苏晚晴部分通讯记录和社交媒体信息。发现她最近与一名叫周子豪的男子联系频繁。周子豪,三十岁,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老板,经济条件优渥。经邻居辨认,周子豪就是偶尔接送苏晚晴的那名开黑色轿车的男子。 “立刻传唤周子豪!”陈锋下令。
第四章:嫌疑人出现
周子豪被请进刑警队问询室时,显得焦虑而悲伤。他承认与苏晚晴是恋人关系,已交往半年左右。 “我昨晚确实和她在一起。”周子豪搓着手,“我们七点左右在万达广场吃饭,大概九点半结束后我就送她回家了。我到她家楼下大概是十点,她说累了想直接休息,我就没上楼,开车回了自己家。” “之后你们还有联系吗?” “大概十点半左右,我们通了一次电话,聊了大概十几分钟。之后我就睡了。再接到消息就是你们警察的电话…”周子豪的眼圈发红,“警官,晚晴她到底得罪了什么人?” “你们最近关系怎么样?有没有吵架?”陈锋盯着他问。 周子豪犹豫了一下:“没什么大矛盾…就是…最近她好像有点疏远我,我问她,她只说工作压力大。” 技术人员汇报:基站信号显示,周子豪的手机昨晚十点后的信号轨迹与他描述吻合,从他家小区到苏晚晴小区,最后回到自己家,之后信号稳定在自己家位置。通话记录也证实了十点半左右他与苏晚晴的通话。 同时,另一组侦查员有了重大发现:案发小区后方一个老旧便利店的门头监控,角度恰好能拍到小区围墙的一个角落。录像显示,昨晚十一点零三分,一个穿着深色带帽雨衣、看不清面容的身影从围墙翻出,动作敏捷,很快消失在雨夜中。这个时间点,就在法医推断的死亡时间范围内! “扩大监控追踪范围!一定要找出这个人的行动路线!”陈锋感到案件出现了突破口。然而,追踪并不顺利。那个身影对周边的监控探头位置似乎极为熟悉,专挑小巷和监控死角行走,最后彻底失去踪迹。
第五章:新的线索与僵局
对周子豪的深入调查没有发现直接破绽。他的公司经营正常,财务也没有异常波动。虽然他与死者关系亲密,且有微妙的情感变化,但暂时缺乏作案时间和动机的有力证据。他的嫌疑暂时被搁置。 案件陷入僵局。陈锋压力巨大,连续几天几乎没合眼。他反复查看现场照片和那段仅有的翻墙监控录像。 “组长,有发现!”年轻刑警小林拿着份报告快步走来,“技术科对现场那个带血鞋印做了更精细的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