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总要的不是达标,是极致。”苏晚喝了口咖啡,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我们要让他知道,‘晚·设计’不仅能达标,还能超出期待。”
第二天早上九点,苏晚准时出现在会议室。新的方案里,除了防滑纹的修改,她还加了应急按钮的荧光涂层——老年用户视力可能不好,荧光色能让按钮更显眼。陆时衍翻方案时,指尖在荧光涂层的标注上停了两秒,抬眸时,目光里少了点冰意:“受力分析图我让工程师看了,没问题。但握柄的材质,我要亲自测试。”
他起身走向旁边的测试间,苏晚跟着进去,看见里面摆着各种仪器。陆时衍拿起3D打印的握柄模型,手指在防滑纹上反复摩挲,又模拟老年人的握姿,试了三次开合。“材质偏硬,”他放下模型,“换成软质硅胶,硬度控制在邵氏30度,既能防滑,握感也更舒服。”
苏晚立刻记在笔记本上,笔尖飞快:“我下午就联系供应商,明天给您样品。”
陆时衍看着她低头写字的模样,晨光落在她的发顶,挑出几缕浅棕的碎发。他忽然想起行政递来的资料里写着,“晚·设计工作室”是苏晚一个人撑起来的,没有背景,全靠接小单攒口碑。“楼下有咖啡厅,”他忽然说,“等样品的时间,不用一直等在这里。”
苏晚抬头,正好看见他转身的背影,西装下摆扫过测试台的边缘,带起一阵轻风。她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这大概是这位严苛的陆总,第一次说“客气”话。
第二章 磨合:深夜的热汤与无声的关照
样品测试那天,苏晚带了团队里的结构工程师。软质硅胶的握柄确实比之前舒服,陆时衍试了十次,终于点头:“可以推进下一步,但显示屏的字体要再放大2号,老年人看小字费眼。”
“好。”苏晚立刻修改设计图,没注意到窗外的天已经黑了。等她把改好的图发给陆时衍的助理,才发现会议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走廊的灯已经关了大半,只有应急灯泛着微弱的光。
她收拾东西准备走,刚到电梯口,就看见陆时衍从办公室出来。他脱了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衬衫领口解开两颗扣子,少了点白天的凌厉。“还没走?”他问,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帆布包上,包带已经磨出了点毛边。
“刚改完图。”苏晚按了电梯,“陆总也加班?”
“看项目进度。”电梯门开了,陆时衍先一步走进去,按下1楼,又多按了个B1,“我车在B1,送你回去。”
苏晚连忙摆手:“不用了陆总,我坐地铁很方便——”
“地铁现在人多,你手里的设计图是机密。”陆时衍打断她,语气不容拒绝,“而且,你工作室的位置,晚上不好打车。”
她愣了愣,才想起资料里应该写了工作室的地址。电梯里很静,能听见两人的呼吸声。陆时衍靠在轿厢壁上,目光落在窗外的夜景上,没再说话。苏晚偷偷看他,发现他的眼底有淡淡的青黑,大概也是经常加班。
到了B1,陆时衍的车是黑色的SUV,内饰很简单,只有中控台上摆着一个小小的相框,里面是个老人的照片,笑容温和。“那是我爷爷。”陆时衍发动车子时,忽然开口,“他去年因为心脏病住院,用的监测仪太重,他握不住,差点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