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慈爱地说:“修行圆满次第,需以正知正见为引导,保持一颗虔诚、敬畏与专注的心。不可急于求成,执着于境界与神通。要明白,圆满次第的核心是对心性的证悟,而非外在的表象。每一步修行,都要如实观照自己的身心变化,以慈悲与智慧为指引,方能不走偏路。”
洛桑深深叩拜,说道:“感谢世尊慈悲开示,弟子定当铭记于心。”
禅定圣境,菩萨解惑
从灵山之梦醒来后,洛桑对圆满次第充满了更深的渴望。于是,他在禅房闭关,进入了深度的禅定之中。
在禅定的奇妙境界里,洛桑眼前光芒一闪,出现了慈悲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手持净瓶,瓶中插着杨柳枝,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面容慈悲祥和,令人心生敬畏。
洛桑赶忙行礼,说道:“菩萨慈悲,弟子正为圆满次第的修行所惑,恳请菩萨开示。听闻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与圆满次第必有深意相连,还望菩萨点明。”
观音菩萨微笑着说道:“洛桑,耳根圆通法门,是从听闻入手,反闻自性,令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从而入于正定,证得圆通。而圆满次第,亦是通过特定的修行方式,使身心达到圆满的正定状态,二者在追求正定与解脱的本质上是相通的。”
洛桑疑惑道:“菩萨,那具体而言,耳根圆通如何与圆满次第相互映照呢?”
观音菩萨缓缓说道:“在耳根圆通中,你以听闻外界声音为契机,却不被声音所转,而是向内觉察自心。这与圆满次第中观照自身气、脉、明点的变化,进而觉察心性的过程相似。耳根圆通借声入道,圆满次第则借由对身心微观层面的体悟入道,皆为回归清净自性的方便法门。比如,当你在圆满次第中专注于体内明点的光明时,就如同在耳根圆通里专注于声音背后的寂静,都是在纷繁现象中寻找那不变的本质。”
洛桑若有所思,又问:“菩萨,那在实际修行中,如何将二者更好地结合呢?”
观音菩萨答道:“你在修持圆满次第时,可同时保持耳根的警觉,将外界的声音视为心性的显现,不生分别执着。就像在圆满次第的气脉运行中,感受气息的出入如同听闻声音的起伏,以耳根圆通的觉察力,来加深对圆满次第身心变化的体悟。如此,二者相互交融,能更快地助你证得圆满。”
与观音菩萨交谈完毕,洛桑眼前景象变幻,普贤菩萨现于眼前。普贤菩萨骑乘六牙白象,身放光明,庄严殊胜。象身洁白如玉,六牙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菩萨的慈悲与智慧。
洛桑恭敬礼拜后,说道:“普贤菩萨,弟子有幸得见,还望菩萨为弟子讲解圆满次第与菩萨大行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以圆满次第助益践行菩萨道。”
普贤菩萨慈悲地看着洛桑,说道:“洛桑,普贤行愿,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等十大愿王,旨在引导众生发广大心,行菩萨道,最终圆满佛果。圆满次第的修行,亦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在圆满次第的修行中,通过对气、脉、明点的修持,使身心逐渐清净、圆满,这与菩萨大行中的清净身、口、意相应。当你在圆满次第中获得身心的转化,便能以更清净、更具慈悲与智慧的状态去践行菩萨道。例如,在广修供养时,以圆满次第所证得的清净心,将供养视为与法界众生的一种连接,而非流于形式;在忏悔业障时,借助圆满次第对心性的洞察,更深刻地认识到业障的根源,从而彻底地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