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甲(录音): “操!这烟……咳咳……热成像显示里面还有热源点!小心二次坍塌!”
消防员乙(录音): “队长!门口这堆……是什么东西?像是烧化的……蜡?一大滩!踩上去黏糊糊的!”
张猛的声音(录音,严厉): “别乱碰!取样!先救人!里面床上是不是有个影子?!”
消防员甲(录音): “是……是人形!烧焦了!等等……床边地上……好像有个亮闪闪的小东西……反光很强!”
消防员乙(录音): “捡到了……好像是……烧剩下的……耳环?钩子都熔了,但中间那块石头……蓝汪汪的,像是宝石?没烧坏?”
3 熔点的秘密
(录音暂停。张猛看着陆恺。)
张猛: 那个“亮闪闪的小东西”,就是后来在B尸附近发现的残骸,一枚被高温熔毁只剩下铂金托架和未受损蓝宝石的耳坠。而门口那滩“烧化的蜡”,位置就在起火点正下方附近。
陆恺: (沉默数秒,指间一枚白子轻轻敲击棋盘边缘,发出规律的轻响) 张队长,法医对两具尸体的描述,特别是他们身上可能存在的……金属饰物?
请尽可能详细。还有,那‘蜡质残留物’的成分分析有结果吗?
张猛: (语速加快,仿佛捕捉到一线希望) 有!
尸A(库房): 男性,尸体手腕部发现一只严重变形的金属手镯残骸,初步判断是银合金材质,熔点较低,已完全扭曲熔融粘连在骨头上。
尸B(二楼休息室): 男性,尸体颈部发现一小段烧熔的金属链子残骸,经鉴定是14K金材质(熔点约850°C - 900°C)。旁边就是那枚蓝宝石铂金耳坠(铂金熔点高达1770°C,蓝宝石熔点超过2000°C),耳坠的铂金挂钩熔断了,但宝石和托架主体基本完好。
蜡质残留: 门口那滩东西,化验结果是一种高级石蜡混合少量蜂蜡的化合物,熔点大约在60-70°C。我们在库房起火点附近也发现了微量同类残留。
陆恺: (突然,指尖那枚白子“啪”地一声按在代表二楼休息室起火点的位置旁,紧挨着那枚代表堵塞喷淋的黑子) 矛盾点,就在这里!致命的温差!
张猛: (身体前倾,急切地) 温差?陆先生,您是说……?
陆恺: (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洞察一切的力量) 张队长,请思考:
尸A死于火灾前,尸B死于火灾中。 这是法医的结论。
喷淋系统被堵死的关键证据,是堵塞物——那种低熔点的蜡(60-70°C)。它们堵住了喷头,导致系统失效。
尸B附近发现的耳坠: 铂金托架主体完好,挂钩熔断。铂金熔点为1770°C。说明尸B所在位置(二楼休息室门口起火点附近)的最高温度未超过1770°C。
尸B身上的14K金链残骸: 14K金熔点约850-900°C。链子已熔毁,说明该位置温度超过了900°C。
矛盾: 同一具尸体(B),其佩戴的14K金链熔化了(>900°C),但旁边发现的铂金耳坠主体却未熔(<1770°C)。这说明什么?
张猛: (眉头紧锁,快速思考) 这……正常火场温度分布不均也有可能……不!
等等!耳坠是掉在地上发现的,链子是戴在脖子上的!难道是……高度差导致温度不同?
但门口起火点就在近处,火焰向上蔓延,理论上靠近天花板的位置温度应该更高才对!